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催婚,完全不顾儿女的感受,成功后又开始换着花样来催生?

我看见身边太多人刚刚毕业就被催婚,或者还在上大学的就开始劝你赶紧带个女朋友(男朋友)回家。有甚者毕业就被父母安排下结婚要了孩子,从一个懵懵懂懂还不知道社会险恶的大学毕业生瞬间变成了一个自己都顾不过来的父亲或者母亲,而父母完全看不到这些不堪??

01
传统观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始终没有把这句话给碾碎。现实中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想法,因此鼓励子女生育。“只要生,我就帮你带”,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所以,因为着急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想法,父母便会催着子女早日成婚。
02
心疼子女未来的生活
可怜天下父母心,绝大部分父母是非常疼爱子女的。如果子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迟迟没有成家,在父母看来,自己迟早有一天因为自然规律而离开人世,而子女却孑然一身留在人间,生病了没人照顾,夜深人静没人聊天,天天忙碌却没有家庭的温暖,人到夕阳却膝下无子无女,所以内心放不下。
03
操心子女生育的压力和养育的困难
“你现在不结婚,30多岁、40多岁才有孩子,等到了50岁、60岁的时候还在为孩子奔波,人家的孩子早就成家立业,看看到时候你有多辛苦。”
从养育的角度来看,父母认为子女早些结婚生子,避免以后年龄大了,本来下一代可以独立生活的时候却还在操心其子女读书和生活的问题。
04
年龄的压力和社会的竞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觉得子女年龄越大越难找到好对象,怕优质对象被挑走了。现实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父母不想让子女面临这种情况,因此希望子女早日挑个对象成婚。
05
卸掉“伪责任”
什么叫“伪责任”?——中国的父母跟子女之间有本“糊涂账”,在父母眼里,子女长大成人不是按照法定年龄、不是按照子女是否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而是子女是否结婚,以结婚成家的标志来判断是否已经成人。如果子女没有结婚成家,父母潜意识里认为子女还只是孩子,父母还得为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将来“负责”。由于他们会顾虑子女的现状,因此没有办法甩开膀子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典型一句话:“你们结婚了,就是你们的生活,我们做父母什么都不管了,好坏都是你们自己的日子。”因为想早点卸下他们误认为肩上的重担(当然这个重担是父母自己加在肩上的),所以,急着想让子女早日成家。
06
世俗的压力
“你看隔壁的三婶又在问我,你怎么还没结婚;你二姨又在问我,都剩女了为什么没嫁。我都不好意思回答。快把自己嫁了吧,不然我耳边都没办法清净。”这是父母经常在单身姑娘耳边的唠叨。
其实,父母可以理解子女迟迟没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原因是缘分未到、没有遇到意中人。但是一些亲戚朋友的世俗观念或者背后乱加的揣测子女身体或心理健康状况的议论,难免会让父母觉得难堪。父母在面对世俗压力的时候,会将情绪或者压力转移到子女身上,所以父母因为世俗舆论的压力,只好催着子女早日成婚。
以上便是父母催孩子结婚最真实的六大原因。父母一生为子女操碎了心,催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不想让担忧变成现实。
因此,希望子女在面对催婚时尽量采用一种比较和谐的方式跟父母沟通,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千万别用恶语伤了他们的心。
当然,父母的担忧和考虑也是很有道理的,作为子女,应该结合起来看待人生,父母毕竟有着丰富的生活和人生经验,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对于他们的建议一票否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1
中国的父母催婚和催生,主要是出于他们对子女的深深关怀和爱护。他们希望子女能够尽快结婚,并且能够尽快生育孩子,以便把家庭的繁衍传承下去。
另外,中国的父母也希望子女能够尽快结婚,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并且能够更好地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此外,中国的父母也希望子女能够尽快结婚,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家庭,并且能够更好地给家庭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第2个回答  2023-02-10
想知道为什么,那我们就要先从中国父母的行为模式去了解。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发展心理学,作为解构家庭亲子关系中重要的一环,发展心理学曾指出亲情关系分为:高响应低要求的 Permissive-宽容型、高响应高要求的 Authoritative-权威型、低响应高要求的 Authoritarian-独裁型、以及低响应低要求的 Uninvolved-漠视型。

其中,高响应低要求的 Permissive-宽容型被认为是最适合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维系的方式,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指的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思想性,不会控制孩子的选择,他们的位置更倾向于知心友人和共享成长的亲人。
然而,中国父母却并非如此,传统的中国亲情模式更倾向于低响应高要求的 Authoritarian-独裁型。“低响应”,便是不需要孩子的反应;“高要求”,则是要求孩子达成自己的要求。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何中国父母会不断对子女催婚催育,不过是因为习惯了“高要求”,而子女若不能及时达成,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失控感,觉得自己父母的威严被挑战。
要知道,Authoritarian型父母是最容易进入Parent Ego State状态中,在他们的认知中,孩子属于自己的附属物,不具备独立人格。

▲催婚催育下的“小心机”
①养儿方知父母恩
或许作为旁观者的我太过冷漠,总能看清表姐父母苦口婆心背后的故事。
作为小辈里最为独立的孩子,我清楚明白表姐对父母的疏离,后来被逼着结婚生子后,双方的态度才逐渐和缓。一次聊天,老两口说了句养儿方知父母恩,我这也才明白,在老一辈的认知中,子女不结婚便不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也就不知道他们这些年的辛苦。
所以,催婚催育是为子女“计深远”,也是为自己“计”,为自己的晚年“计”。

②养儿防老的长远打算
“你现在三十岁,不结婚没什么,但等到你五六十岁呢!到时候谁来伺候我们?”
表明父母思考的更多,其中最常用来要挟子女的一句话便是“老了以后你怎么办”,这话听着关心,其实更多的是父母对自己未来的焦虑。
是子女的未来,更是中国父母的未来,他们老去更快。假设活上八九十岁,倘若子女不婚不育,那将来八十岁的父母身边就没了年轻人伺候了。

③中国的伦理精神
父母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礼记内则》
这是出自我国《礼记》中的一篇,中国孩子从小被家国文化所裹挟,习惯了将个人利益放置于集体利益之下,而父母也是成长与这种有毒的环境之中。他们习惯了群体性生活。
中国伦理精神也是如此,习惯将父母与子女
捆绑为一体,父母催婚催育不光是为了孩子,更多是为了自己将来做打算,毕竟光子女一代是用不了几十年的,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人。
第3个回答  2023-02-11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些是文化、传统、社会期望和经济因素。在中国,结婚和生育被视为人生的重要里程碑,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早日结婚并有孩子。同时,在一些地区,人口政策的限制和家庭压力也可能对父母的催促产生影响。
然而,以催促结婚和生育的方式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并且可能对儿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重要的是儿女和父母进行对话,以便建立公正和尊重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23-02-11
首先,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是这样,但是有一些父母确实会这样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过分执着,他们认为儿女结婚和生育是其生活的重要里程碑,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家庭的完整性和社会的认可。另外,有些父母可能是出于关心和关爱,他们担心儿女独身生活的压力和困难,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并开始家庭生活。
然而,这种情况可能对儿女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压力和婚恋压力,以及对个人生活和选择的不尊重。因此,很重要的是,父母和儿女之间应该建立沟通和信任,共同尊重彼此的感受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