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村振兴”建设暑假社会实践感悟

如题所述

安徽财经大学于寒假1月4日-5日举办为期两天的以“乡村振兴”建设为主题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中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地调研和对药材生产车间的参观学习以及对当地居民农户的访谈交流,我们团队成员深刻地感悟到“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更加体会到这一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进行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之前,我仅仅了解到的是本次实践主要是对中药材产业进行调研,对调研地亳州也只是浅浅的了解到是中国四大药都之首,却没想到在深度调研之后学习到的是亳州市十八里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背后是离不开“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来说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亳州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地区的进步,带动了农民的经济发展,使农村农民也能够参与到药材事业当中并获得可观的收入。可是,在通过实际的实践调查过后,我发现尽管“乡村振兴”能够很好的带动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使农村逐渐向经济社会结构进步,但是这一战略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依然存在些许的问题,虽然这一战略确实是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和发展结果,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和处理的问题。

在1月4日上午团队成员与市政府和团委宣传部徐部长和共青团周书记对接并安排相关事宜即得到相关委员的支持之后,我们的团队成员在第二天上午对当地中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和经理进行会议访谈。在进行相关问题提问和董事长的补充中,我得知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内容就是产业振兴,而亳州的中药材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很大一部分为农民带来了收益。并且由于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所以能够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来改变药材的价格从而实现收益的增加。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产业依旧面临难以在短时间的解决的问题。对于中正药业公司来说,人才限制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据我们询问了解,能够掌握相关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因为中药材在销售到市场之前需要进行特殊性的加工,而在当地生活的也只是年龄较大的老人,年轻人较少,大部分都在外地发展工作,懂得相关技术和质量处理的人少。公司的生产车间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即机器在一定程度上的使用与否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药材本身是需要传统的加工方式。由此可见,人才才是企业的最大痛点,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吸引城市的人才主动的前往乡村发展,为乡村的发展建设方面贡献力量。当城市的资本、人才、技术有机会实现下乡,那么农村的发展才会更有条件,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统一后,城乡居民的收入才会达到均衡。

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与中药材产业之间的相辅相成之后,我们团队成员于5日下午前往十八里镇人民政府对当地环保局的部长进行了访谈,药材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同时药材中的成分也会导致水污染的产生,所以在保证药材种植产量和生产质量的前提条件下,环保局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和惩罚力度,这对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中药材企业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一方面企业被要求采用更加严格的技术和有效的废物处理系统,以 此降低排放,改善生产提高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惩罚力度提升到了之前的10倍,这使得企业能够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员工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面对当前的制度和政策,各个企业和部门表示会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当中去。在我看来,其实每个想要脱离贫困,想要走向小康的乡村对于国家提出的政策都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时时刻刻的响应着国家的号召。而在我们在之后采访当地居民,向他们询问近些年的发展状况时,他们表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周围的农户的收入变得越来越可观,而且原来的散户种植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过度,增产增收。而在这时,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产业的振兴是离不开乡村人民的支持和参与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战略或者政策的实施,都是有利人民,有利社会,有利国家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中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原料保障基础的中药材产业也随之快速的发展,我认为作为药都之首的亳州市毫无疑问抓住时代的机遇,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觉得作为新时代青年,面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我应该及时的掌握和了解,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和思考,并且带动周围有能力的优秀青年,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积极打造能够让大学施展自己技能的平台。人才是成功的保障,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环境,发挥自己的特长,带动乡村产业进步,实现产业振兴,逐渐向乡村振兴迈进。

(安徽财经大学亳风药韵调研团程美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