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成语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典故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无论是在邦国中,还是在家族中,都能无所怨。

[近义词]己所不欲,毋加诸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用于劝戒之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一、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二、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但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三、注释: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扩展资料:

1、原文赏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说的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做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忌心胸狭窄,而应宽恕待人,宽宏大量。

倘若自己所厌恶的事物,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应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之事施于人。

2、造句:

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处:《论语·颜渊篇》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扩展资料: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启示人们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也不要强求别人去做。自己觉得困难危险、无法完成的任务,最好不要推给他人。

这段话的核心是一个“敬”,如果能理解这一点,就能做到任劳任怨,而不会怨天尤人。一个常常抱怨这抱怨那的人是绝对成功不了。成功的领导者不会抱怨外在的环境,而是会去努力创造条件改变环境;人人都应该会从自身找不足,虚心学习。因为他们知道,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5

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论语》。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孔子关于仁的事情。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态度要认真;役使百姓如同承办重大的祭祀活动,要谨慎、严肃地对待。自己不愿意做的,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在诸侯国做官,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在卿大夫家做事,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老师这些话来做吧。”

扩展资料: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是周礼的准则,受到儒家始祖孔子推崇。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15

意思: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原文选段: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义: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

原文选段: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扩展资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