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弗洛伊德理论,其中的本我 自我 超我 是什么定义?

如题所述

1.本我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2.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3.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呵呵,本百事通刚好有这方面的知识。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中,人格有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简单来说就是就是欲望,比如:饥,渴,性;自私,野心等等.然后很简单就可以知道,本我是尊从快乐原则的,不考虑时间,地点,方式,而是趋于寻求即时的满足,追求的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即时的释放和发泄.
"自我"简单来说就是理性,自我的目的就是通过现实理性的原则使本我得到满足.比如说:你想玩游戏但"自我"控制你不能玩,以为今天作业还没有完成.
"超我"简单来说就是伦理道德.超我是在自我的社会化中分化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监督本我.比如说:近亲结婚.
第2个回答  2020-12-27

第3个回答  2019-04-02
人格结构理论
(即社会化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