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好书?

4.23日是世界读书日,信息爆炸的移动时代,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稀缺感。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给大家,一定是好书噢,不要推荐快消书。

推荐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老师这本书,最初是2007年开始写作的,那时的他,刚从新东方离职,能够专心思考与写作的时间比较充裕,写下了这本书的初稿,刚开始在互联网上推广,2009年最终出版第一版,到现在已经是第三版,第17次印刷了。

我读的是2009年的第一版,其实我更希望看最早的,可惜的是不太好找到了,我是觉得越原始的版本,越能反应作者的思考过程。

李笑来老师在第一版的补记的最后写到:希望这本书成为更多人改变的起点,我觉得这本书的写作如果算不上李笑来老师的改变的起点,也应该是李笑来老师改变的重要的里程碑吧!

因为,这本书后的几年内,李笑来老师的成就越来越大,很快就达到了财富自由,开始了全面成长的道路。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李笑来老师的简历,看到有关他早期的经历记录特别少,从书中的一些信息大致拼凑起来,早期应该算不得特别成功。

应该是读了个不是特别名牌的大学的一个自己并不特别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去公司做了几年销售,然后去新东方做英语老师。

李笑来老师说:他的好运,起于30岁时遇到一本好书,他说,还好,还不算晚。

我现在33岁,我也觉得我遇到了一本好书,我也想说,还好,希望不算太晚。

当然,李老师的转变当然不仅是一本好书,还有他的阅历(以能更好的理解好书),以及他的诚实勇敢的自我剖析能力和他强大的执行力,才能真正去践行书中的理念与方法,从而达到真正的转变。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很多人都可能遇到的困境而写的,李笑来老师把它称为时间恐慌症。

它的根源是:当有一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珍贵时,发现面对时间的无情流逝,我们束手无策。

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可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时间越来越珍贵,时间越来越紧迫;时间越珍贵就越紧迫,时间越紧迫就越珍贵……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成了一团乱麻。

它的表现有很多种,患有时间恐慌症的人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李笑来老师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思考的深度令我惊诧。

李笑来老师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知识的广度也令我惊奇。

李笑来老师是个勇敢的人,敢于剖析自己,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和思考的亮点。

关于大脑:

“作为一个人,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惊人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

“如果我们不去控制我们的大脑,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我们就只能被我们的大脑控制。”

关于情绪: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竟然运用心智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的时候,痛苦就会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我们的大脑拥有遗忘痛苦的功能,甚至对整个人类的繁衍都有重大的意义。”

虽然这是一本以思考见长的书,但它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它还是一本讲授了很多方法的书。

它的核心章节--第三章《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就是一章有很多具体的方法的章节,简便易懂,且易于实践,你完全可以按照里面的方法,去做自己的时间管理。

在《耐心培养记忆力》这一小节中,关于记笔记的方法,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一直是个懒于思考的人,常常用不需思考的事情来占据时间,来为自己寻找借口。

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强迫自己思考,通过写作,通过输出,逼迫自己去思考,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思考的很深、很广,写一本我自己的书。

曾经年少轻狂,傲慢、偏执,对于别人的作品常喜欢挑缺点。

现在经历过一些事,见过一些人,我开始从内心敬重比我年长的人,敬重一切努力思索后的真知,一切时间积累的智慧,一切经世事涤荡过的心灵。

当然,这本书也不算是完美的,也许是因为我看的是2009年的第一版的原因,不完美的地方也被放得特别大。

李笑来老师毕竟不是学文学的,所以他的文字功底还是要稍差些,所以读起来的感觉并不是很好。

不过,作为一本以思考与内容见长的书,瑕不掩瑜。

总之,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推荐给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8

谢邀!


一、没有发言权的,推荐《红楼梦》

不知道,在这里推荐《红楼梦》,会不会被认为不够潮流?
可是,第一眼见到问题:“值得推荐的书?”,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红楼梦》!


毛主席说,《红楼梦》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不巧,我只看了两遍,于是:
没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
所以不能再不给我推荐权!我推荐《红楼梦》,我认真的。



二、不说推荐理由,显得多余!

推荐一本书,总要说说推荐的理由的。可以,推荐《红楼梦》是不用,因为《红楼梦》的“好”、《红楼梦》的地位、价值、意义,已经有太多公开资料了,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成为推荐《红楼梦》的理由。(此处省略1000字,具体参考:百度百科·红楼梦)


是故:不说推荐理由,我觉得,显得多余了!


三、我们需要在纷杂中安静下来读一本好书,这本书可以是《红楼梦》

我感觉,在这里,我千万不要写出些关于《红楼梦》的见解出来。因为,先不管前面说的“发言权”的问题,就是写出来了,可能会是类似于“小学生作文”似的读后感,聊胜于无。


曹雪芹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洞明世界之事向来不容易,做到人情练达谈何容易。譬如王熙凤,宝钗同学,都算人情练达之人吧,那么,其人其事,她们身上的文章自然是非常之多。这个“非常之多”到底是多少?


有人说:“千人千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红楼梦》,此处埋下个“梗”。


跑回到我们这个时代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资讯极度发达,是一个信息极度泛滥的时代,海量的资讯让我们溺毙在无所适从的“快”节奏里。


是的,这个时代信息过载,但,你发现没有:闯入我们眼帘的信息,没多少,读起来能令我们叫好的。读起来,令我们叫好的,还能让我们反复读的,少之又少。


所以,放下手中的APP,关闭手机,我们需要在纷杂中安静下来,读一本好书。而,《红楼梦》不仅让人叫好,能让我们反复读,还能“品”,“品读”的“品”!


我们,毛主席教育我们说的,红楼梦需要读三遍才有发言权,就有“品”的意思在里面,我还差一遍!感谢!

第2个回答  2017-09-09

一些值得推荐的好书

1、《活着》

《活着》中,是以为老者在讲述他一生的故事,应该是上世纪的事情。在故事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从青年时期的浮躁,中年时期的成熟,以及老年时期的平静。在这一生的故事里,有喜悦也有悲痛,有迎接新生命的诞生,也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离去。经过老者对于一生的描述,来体会书中所要表达的活着的意义。看书时,能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革命的无情;也能够体会到人间的温暖,爱的关怀。最后的最后,归结于平淡,活着就好。

2、《红楼梦》

我知道这本书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也都看过,但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经典之作。在书中,出现了无数个人物,他们各有各的品行性格,各不相同。在书中很多事物的描写,都可以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十分的优美,里面的一些诗句堪称经典,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3、《白夜行》

与上两本不同,这是一本推理小说,出自作家东野硅谷之手。故事从一栋大楼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将其,当时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在读小学,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联系了在一起,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接二连三的出事。警察在这19年中苦苦寻找着此案的线索和真相。这本书的篇幅也比较长,故事跨度很大,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第3个回答  2017-09-05

    我个人看书不喜欢看那种心灵鸡汤类的,也不喜欢看名人传记,但是历史类书籍和传记还不一样,我喜欢看的是小说、散文、诗集等等,我就把我看过的觉得特别好的书推荐给你吧。

    第一本是一位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这本书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讲的是作者这么多年采访的那些人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经历了苏联解体的那段时间的故事,那些平凡的人讲述着自己那时所经历的人生巨变,因为国家的分崩离析最终让自己的生活也偏离了原本正常的轨道,各种各样的悲剧上演,还有一段段的人性最真实的故事。

    整本书是真的非常沉重,他从底层的角度来描写那一段沉重的历史,我看了一半不得不缓一下,总觉得自己脑子里面淤积了太多的东西,需要好好思考,好好梳理一下才能继续读下去。我还觉得诺贝尔奖给这本书应该也有政治上的意味在其中吧,毕竟那段历史那么敏感,而这本书总体来说挺消极,感觉有点像是制衡的一种手段。

    除了这本书之外,还有就是几本国外孝顺了吧,《摆渡人》和《岛上书店》还有《孤独小说家》,这三本书风格各不相同,但最后的结局都很温暖人心。《摆渡人》我觉得其中少男少女的爱情和勇气最让我感动,那穿越生死的旅程也让人跟着揪心。还有《岛上书店》,描写的是两个中年人的爱情和一个孩子的故事,在一个偏僻小岛上有这样一个孤独的书店,一个弃婴和一个店主。最后的结局虽然人已逝去,但是那温馨的书店仍然屹立,继续给岛上的人温暖。《孤独小说家》则是一部描写亲情的书,父子之间的互相陪伴互相理解,共同扶持着走出失去亲人的痛楚,也是美好的故事,美好的结局。

    还要推荐的是亲王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系列,分为好几部,每一本都很精彩,古董、悬疑、破案,各种各样的元素糅杂其中,让这一系列的书十分畅销,颇受读者欢迎,再加上我本人也对这种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董很感兴趣,这几本书书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更不用提马伯庸的笔力了。他其他的书,例如《长安十二时辰》和《草原动物园》也都是让我一读再读的好书。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和推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喜欢。

第4个回答  2017-09-04

最近听说《温暖的弦》这部小说要拍成电视剧了,我本内心无比激动,但是听说男主角是张翰,我的失落感爆棚。

因为这是我最最最喜欢的言情小说,没有之一。所以我超级想推荐这本书。我想再强调一下,我有多喜欢这本小说:这本小说,我看了至少20遍,记得情节,记得书中页码。为了使书保持崭新的样子,特意包了书皮儿。

这本书文笔细腻,心思严谨,逻辑清晰,虽说是言情小说,但是却符合我心目中的最美好的爱情的样子。主要是写了占南弦和温暖从初中恋爱,但是由于温暖知道自己的姐姐喜欢占南弦,忍痛说了分手。因为不想自己的姐姐不舒服,但是也没有说会把占南弦让给谁,只是自己不能这么自私,把快乐加注在姐姐身上。但是占南弦不肯分手,却没有办法和好。就为了气温暖,和温暖的同桌在一起,当着温暖的面吻了一心。温暖受不了,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在赶回家的途中,飞机失事,同时南弦的爸爸也在同一班飞机上,同一天,温柔自杀。所有事情跌撞而至,温暖再也无法面对,就出国了。这时候的她已经患上了抑郁症,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出国7年,他宣布结婚消息,她回来,破坏了婚礼。他用这么多年,编制了一个大网,就等她进来,这样就可以牢牢的套住她。南弦觉得温暖不够爱他,才会这般的决绝将他推开,但是温暖觉得他是她心头最重要的人,只有牺牲他,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都是最爱彼此的,却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只有天平的两边一样的,才能达到永恒。

当初南弦觉得自己太过于爱温暖,才导致温暖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他。10年后,他要温暖主动回来,只有温暖主动的去抓住,才不会轻易的放弃。

在这样的虐心之下,终于在一起了。

我不能说我喜欢的是虐心的文章,我只想说,我很喜欢里面的情节。确实是这样,两个人在一起,不是说一定要衡量付出的多少,但是真的只有付出一样时,两个人才会长久。任何一方无条件的付出,都会导致另一方的不珍惜。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非少数,但是通过这样一部小说描述出来,觉得无比的真实。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要学会相互付出,但是不是计较付出,才会天长地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