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催婚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其实催婚和父母要给你报补习班的性质是一样的。

毕竟荣誉感是无形的,竞争是无形的,压力是无形的,但是每日的言语、动作、表情是有形的。只不过,我们如今已经不再像小时候一样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走父母早已安排好的路,并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成长。我们有了自己的安排和规划,甚至于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竞争安排,但是父母们还没有从竞争中走出来,还像小时候一样想要让我们成为他们理解中的完美的孩子。殊不知,孩子早已长大,并且他们理解中的完美与我们理解中的完美早已大相径庭。

所以在父母看来,没有家庭归宿,无人照料,在大城市中孤独打拼的我们,就好像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一样,需要自己的帮助,需要亲戚好友帮忙“补个课”。

为此,父母亲戚们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用欺骗、恐吓的手段来让子女达到目标,这也就是造成了大众恐“催婚”的原因。


但说到底,这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不同的问题。

你自己觉得:我一个白领,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工资完全够我自己生活的,甚至还有多余的钱可以投资,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不用担心老公放烟花、老婆做头发,放假了去看个展,聚个餐,旅个游干啥不行,多姿多彩。

父母眼中的你:在大城市中打拼,孤苦无依,生病了没人照顾,早晚餐没人给做,就知道点外卖,放假了就躲在出租屋里,抱着个手机打游戏从早到晚,万一以后几十年日子都这样过了,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滋味呢?生活,不就是吵吵闹闹的才叫活着吗。

所以,在城市里光鲜亮丽的你,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没有多大成就,还孤身一人,无人照顾的差等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9
多一句嘴,催婚背后的社会理由是养儿防老,而养儿(现在不分男女都要供养父母,应叫养孩了)防老是中国养老体系不健全引起的。社会原因不想多说了。继续说人吧。

催婚还让我们看到了父母亲的局限。催婚的父母多是什么样的呢?不太相信爱情的老一辈父母,他们对爱情和生活的幸福相关度也不是那么敏感。奉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他们之间有没有矛盾呢?有。但因为过去的社会条件限制,离婚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爱的甚至无性的婚姻也可以持续几十年。所以这成为了他们说教的资本:我跟谁谁谁当年也没有谈过什么恋爱,我们不是照样过了好多年吗?你看我们不是也很幸福吗?在那个年代里,对爱情和生活的幸福感和相关性是不敏感的。

当现代年轻人说:爱情,感情,是婚姻的必需。他们嗤之以鼻,很难理解的。你要先看他条件这样好、那样好,好吃好喝好穿戴比啥都强。爱能当饭吃?!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过着过着就爱了。这个就是他们的局限性所在。这并不怪他们,是社会、生活造就了他们。

打着爱你的名义伤害你。我们还可以说很多催婚的父母看起来处处为子女操心,很爱孩子,本质上却不顾孩子的现状,不在意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打消孩子的顾虑和恐惧,只是命令、强迫,理所当然地侵入孩子的心理空间,催婚、逼婚,干预孩子的婚姻和生活。那不结婚和孝顺扯在一起,不结婚就是不听话、不孝顺,就是对不起我!至于催婚之下让孩子匆忙进入婚姻,可能出现的问题去怪谁?谁去承担?做父母的显然没为子女考虑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的相互埋怨也是理所应当了。

缺乏边界感的父母。父母始终把孩子当成自身一部分,成为他们身体的延伸。在这样的关系模式下,父母会把孩子的不好,等同于他们的不好。“你再不结婚,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明年再没对象,就别回来了!”;“你看谁谁谁,孩子都打酱油了,你都还没结婚,也不觉得丢人!”你的脸是你自己的,别人怎么能丢呢,除非你自己同意授权。逼婚子女是为了消除羞耻感,为了不被别人嘲笑。

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发展到分离-个体化的阶段,无法从心理上区分和接受:孩子是孩子,我是我。孩子不好,不等于我不好;我认为不好的,孩子不一定这么看。就像不结婚生子,对于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人来说,不一定就是羞耻的事,相比于父辈一元化的意识形态,他们的思想更多元化。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父母,会希望孩子过得好,关心孩子是否获得了爱,而不是催着孩子仓促找
第2个回答  2021-10-27
父母催婚的原因以下几种:
1、对比心态。不是攀比心态,是对比。周围朋友的孩子都结婚了,生儿育女,忙活着幼儿园学区房什么。自己家孩子没个动静,难免着急。过激行为是对子女说出很过分的话,比如说自己孩子不结婚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那等等。
2、单纯觉得,孩子不结婚,以后会后悔。因为他们是过来人,觉得生活就是活下去,有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空想也不是恐惧婚姻。很多晚婚晚育的都后悔,为啥自己没有早点结婚。他们也只是以一个过来人身份告诉你如果想结婚那就早点。
3、控制欲太强。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管干什么就得听自己的。那个小伙就是不行,那个女孩就是配不上我儿子等等。他们干涉干预孩子的生活,想让他们按着自己的要求生活。
第3个回答  2021-11-0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始终没有把这句话给碾碎。现实中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想法,因此鼓励子女生育。“只要生,我就帮你带”,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所以,因为着急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想法,父母便会催着子女早日成婚。

其实,父母可以理解子女迟迟没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原因真相是缘分未到、没有遇到意中人。但是一些亲戚朋友的世俗观念或者背后乱加的揣测子女身体或心理健康状况的议论,难免会让父母觉得难堪。父母在面对世俗压力的时候,会将情绪或者压力转移到子女身上,所以父母因为世俗舆论的压力,只好催着子女早日成婚。

第4个回答  2021-10-30
其实催婚和父母要给你报补习班的性质是一样的。

毕竟荣誉感是无形的,竞争是无形的,压力是无形的,但是每日的言语、动作、表情是有形的。只不过,我们如今已经不再像小时候一样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走父母早已安排好的路,并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成长。我们有了自己的安排和规划,甚至于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竞争安排,但是父母们还没有从竞争中走出来,还像小时候一样想要让我们成为他们理解中的完美的孩子。殊不知,孩子早已长大,并且他们理解中的完美与我们理解中的完美早已大相径庭。

所以在父母看来,没有家庭归宿,无人照料,在大城市中孤独打拼的我们,就好像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一样,需要自己的帮助,需要亲戚好友帮忙“补个课”。

为此,父母亲戚们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用欺骗、恐吓的手段来让子女达到目标,这也就是造成了大众恐“催婚”的原因。

但说到底,这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不同的问题。

你自己觉得:我一个白领,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工资完全够我自己生活的,甚至还有多余的钱可以投资,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不用担心老公放烟花、老婆做头发,放假了去看个展,聚个餐,旅个游干啥不行,多姿多彩。

父母眼中的你:在大城市中打拼,孤苦无依,生病了没人照顾,早晚餐没人给做,就知道点外卖,放假了就躲在出租屋里,抱着个手机打游戏从早到晚,万一以后几十年日子都这样过了,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滋味呢?生活,不就是吵吵闹闹的才叫活着吗。

所以,在城市里光鲜亮丽的你,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没有多大成就,还孤身一人,无人照顾的差等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