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穷养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我们很穷,没钱买零食,我们很穷,只能……,这样的话,扼杀了孩子多少的可能。

场景一:穷得买不起零食

超市里面,一对母亲和女儿,女儿好像忍不住哭了。这位母亲对女儿说:我们很穷,没钱买零食,记住了,妈妈已经对你说过不止一次了,不要再那么不懂事吵着买零食了。

好像小时候就经常听到的类似的话。奶奶或者爸爸都说要节约,家里没有太多的钱,要懂事,买不起那些东西。

许多父母认为,如果孩子们小时候劝他们,家庭经济发展困难,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理解和节约,更理解如何珍惜个人收入。

但是,说这样的话的父母,没想到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伤害自己的孩子一生的可能性很高吗?

场景二: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

有个朋友,她的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她也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发展不太好,但也适合小康生活。但是,多次发现她买东西时的情况很奇怪。

她看着长裙,高兴地去试换衣服,对着镜子表现出无限的爱,销售员建议买回来的时候,她看了价格,想了想,换回自己的衣服离开了大型百货商店。

无论逛了多少个商店,她忘不了哪条长裙,还是一直心心念念那条长裙。

一起购物的好朋友看到她很喜欢,建议她回来买。出乎意料的是,她说:500美元有点贵,我舍不得买。

这位不愿意买长裙的盆友,月薪5500,去除必要的日常生活费,每月的周转资金最少是3000。

为什么她不愿意使用?她的监护人从小就告诉她家很穷,所以没有必要浪费奢侈。她确实培养了节约的传统美德,同时越来越不自信。

父母一直给她的意识是,我家比普通家庭穷,别人的孩子不一定有。在学生阶段,她的不自信早就反映出来了。

中小学需要机构同意的郊游主题活动,每人支付100美元就可以参加,她一个人担心很长时间,决定成为好孩子,同意不付费,不去,当然也没有和家人说。之后,她一直害怕和学生们一起玩,担心别人没有钱,担心自己会羡慕。

读完中学后,她和好朋友们一起买东西,五个人中,另外四个人拿着奶茶,只有她不买。因为她觉得那是多余的消费。

不停的暗示贫穷的危害

家穷不仅给孩子带来过度畸形的消费观念和人生价值观,还有不可动摇的耻辱感。

穷人不再是钱包,只是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皮格马利翁的效用,如果期待得到什么,确实会得到它。相反,你认为做某事很难,所以你想的困难和危险会按计划到达。

实际上有很多穷孩子早就结婚了,但是没有人听说过这样的结婚孩子。他想那么早就结婚了吗?他想成为同龄人中最听话的人吗?或者,他很高兴吗?

在一位父母提出的老房子中,孩子容易引起心理状态的崎岖不平,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不自信、自闭症、意识避免、自尊心低……家庭贫困的客观事实,确实必须随时提出孩子应对所有的选择吗?

孩子在成长发育阶段,父母传达的观念总是伴随着他的一生。一旦培养出穷的观念,不管未来有多富有,穷一直会危害这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面。

他很可能不容易在金钱上挖门,但不能保证这样的思维势头不容易发生在别的水平。最可怕的是,他自己直到成年人才发现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为自己的下一代再次传达这种核心理念。

穷养——就像民俗的野兽一样,吃了柔弱的孩子们,这样的孩子咬骨头,不经历辛苦,就会被吐出成器。

但是,这里面的风险到底由谁来承担呢?我是个孩子。

尽管很多文化艺术都宣传贫穷是原罪,把钱放在第一位。但是,这样的名字确实错了吗?

有些孩子的心理建设不健全,身心健康不足的可能性很高,一次被动地提示你太穷了时,没有自信的因素就像水灾一样,势头地吞没了孩子的自信。

结语

家庭贫困不是难题,但贫困文化教育是非常大的难题。

无论经济发展多么困难,适度防止孩子参加贫困,也许对他的发展有益。结果,贫困如果不知道情景的长期压在孩子的肩膀上,就会成为精神上的实质压力。

我们不宣传奢侈浪费,不宣传拜金主义,为什么要宣传贫穷?

没有钱不可怕,心里穷是可怕的。自我认识中的贫困很可能成为抹杀孩子未来的种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不能够给孩子提供非常富养的一种教育方式,那么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其实穷养富养这就要看家庭的家庭气氛和家教。
第2个回答  2021-04-12
我觉得穷养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有多少家底,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怎么养孩子,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第3个回答  2021-04-12
我认为是对的,因为穷养,并不说是生活条件的苛刻,而是说要让孩子明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好生活。
第4个回答  2021-04-12
我是非常赞同这种想法的,如果穷养孩子,会让孩子有一种自卑改变的非常不自信。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