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如何有效进行内部控制?

如题所述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陈湛匀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五个要素协调作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将经营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障资金资产的安全合理,防范各种非法舞弊活动。

陈湛匀教授

以下是陈湛匀的部分观点实录:

肝脏与企业的关系:

肝脏是人体主要的新陈代谢器官,能够保持体内各个机能的稳定性;同时它也具有排毒功能,能够抵御内外部病毒的入侵。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好比企业“肝脏”,通过制度设计预防企业内部舞弊现象发生,因而内部控制是一种重要的风险控制策略。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五个要素协调作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将经营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障资金资产的安全合理,防范各种非法舞弊活动。

内部控制的层级设置:

内部控制以风险为导向,由上而下的形成从战略、运营、财务管理、到会计核算的金字塔结构。

内部控制原则及出现问题: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五个,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开展内部控制实施工作,将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所选取重点试点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综合反映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2) 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关键岗位和高风险领域,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

(3)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CEO陈湛匀教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统计学博士点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首创拟人化资本运营专家,上海电视台“夜话地产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长期应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授课,已获近20项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奖,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聘为国际论坛峰会和国外大学演讲,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最受欢迎的实战型权威金融专家,成功辅导不少企业上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