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解读“家”这个字的来源?

如题所述

家,甲骨文中像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猪是温顺、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说明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养猪非常普遍.明朝时伟大的医药家李时珍说:“猪为天下畜.”除个别少数民族外,至今全世界各地都有饲养,而且是饲养最多的家畜.

最初,我们的祖先是在树上“架木为巢”的.大约7000多年前,他们转到地上盖木房子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为家畜,猪就是人们最早饲养的家畜.为了防止外来的侵袭,那时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做猪圈.因此,凡是有“猪圈”的地方,也住着人,有“猪圈”,也就是有“人家”的标志.后来经过演变,“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人的住所”这个含义却保留了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