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如何分类?

如题所述

关于压力容器的分类:
1. 第一类压力容器:这类容器包括低压容器,指的是那些公称工作压力在0.1MPa(表压)及以上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介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根据设计、制造和使用特点,低压容器进一步细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A和第一类压力容器B两个子类别。
2. 第二类压力容器:中压容器(I)属于这一类,其公称工作压力介于0.1MPa(表压)至10MPa之间,包含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介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根据结构特性和使用环境,中压容器分为第二类压力容器C和第二类压力容器D两个子类别。
3. 第三类压力容器:高压容器(H)是指那些公称工作压力大于10MPa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介质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根据容器的设计和用途,高压容器分为第三类压力容器E和第三类压力容器F两个子类别。
拓展补充:
压力容器的分类是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来进行的。该规程综合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操作压力、介质危害程度、功能、结构特性、材料以及对容器安全性能的整体影响等因素,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有毒介质的危害:容器内盛装的有毒介质,在破裂时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例如,有毒液化气体泄漏后蒸发成气体,其危害范围和程度会显著增加。通常,在常温下破裂的容器,其释放的液化气体生成的蒸汽体积可能是液体的数百倍。例如,液氨的蒸汽体积约为液体的240倍,液氯约为150倍,氢氰酸则在200至370倍之间,液化石油气约为180至200倍。如果一吨液氯容器破裂,可能造成8.6×10^4立方米的致死范围,5.5×10^6立方米的中毒范围。
可燃介质的燃烧及爆炸危害:可燃气体或液化气体容器破裂后,与空气混合并遇到触发能量(如火种、静电等)时,可能在容器外部发生燃烧或爆炸,导致火灾事故。特别是可燃气体在容器外的空间爆炸,其危害更为严重。例如,液态烃气化后的混合气体爆炸燃烧区域,可能达到原有体积的6万倍。一个盛装1600立方米乙烯的球罐破裂后,其燃烧区域可能达到直径700米、高350米,而其引发的二次空间爆炸的冲击波可能传播十余公里。这种危害远远超过了蒸汽锅炉物理爆炸的范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