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制度对唐诗的繁荣有何影响?

如题----- 1000字左右---- 急-------- 在线等啊 啊啊啊 啊啊啊

思路:一、唐代科举制的内容:文举和武举。文举又分制举和贡举两类。制举根据皇帝诏令临时举行,科目繁多,无一定标准。能参加的多为有名之士或现任官员。但这是非正途出身,为人看不起。贡举才是科举中的主要内容。贡举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书、道举和童子科等。秀才科最贵,后因太难被废止。进士科影响最大,主要考察贴经、诗赋和策论。考试的方式主要有:贴经,类似于填空;墨义,类似于默写;诗赋,按照规定的题目,按格律作诗填赋;策论,类似于现在的时事政治。
二、由于进士科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的诗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诗人上经考试,都会聚集在一起谈诗论赋,还有的人会把自己的诗呈送给高官权贵,以探捷径。(此处可举例,如那个“先遣小姑尝”的典故)而诗赋的写作要求又促进了格律诗的空前繁荣。出现了严格的格律规则,以及关于格律不齐的拗救之法等。此处可选几首诗,排出格律。
三、结论随便说几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1
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因为唐朝时期,进士科考诗赋,所以当时的教育和民间,对诗歌的投入加大,政府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使唐诗描写的内容涵盖和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后世的诗歌,都让唐朝人写尽了。
第2个回答  2010-05-18
代选官采取「察举」及「徵辟」,两者都需过考察人物品行加以衡定,然而此一制度,日渐为世家所垄断,名不副实。汉末大乱,群雄争起,积极网罗人才,魏朝后采取「九品中正制」,透过州、郡大小中正品评士人高下,以供朝廷择用。因此三国魏晋以来,才性品鉴与拔选人才,极受关注。
魏时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材。当时还有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著如《人物志》,其的出现,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但是因为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