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产阶级”的定义: 即“中产阶级”就是一个这样的群体: 1、 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 2、 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 3、 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 4、 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目前在我国,一般而言,无论是时尚传媒还是普通百姓眼中的“中产阶级”,往往就是与“白领”及“高收入”、“高消费”、“高学历”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群体。从有关访谈中所获得的材料看,调查对象一般认为我国的“中产阶级”包括有这样几类人: 1、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企业主; 2、 应聘于外企、三资企业的各级、各类“白领”(主要指类似办公室文秘、技术工人等) 3、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师及各类市场稀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 国营大企业及垄断行业的“老板”; 5、 传媒、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显、“大腕儿”。 在中国谁是中产? 中产者的部落: 1、 职业经理人:职业化的中产者 经理人的成长首先是在外企;职业经理人相对于创业者是从一而终的;职业经理人极具商业头脑和经营管理能力;职业经理人有着较高的收入。 2、 IT人才:最活跃的中产者 IT人员作为中产阶层的群落之一,随着IT产业的兴起,几经早几年网络泡沫经济的浮沉,已经变得日益成熟,并且,作为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3、 知识分子:市场化的受益者 人与市场紧密联系:知识成为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人们攫取财富的手。 4、 私营企业主:中产者的最活跃部落 私营企业主不怕吃苦、意志坚强;私营企业主具有强烈的竞争观念和市场意识;私营企业主具有不断开拓的进取心和事业心,敢于干大事业求大发展,在奋进中显示自身能力和检验自我人生价值。 5、 白领:城市前尚最广泛的中产者 “白领”作为一个阶层出现后,有着其明显的外在群体特征:时尚消费。 6、 CEO:中产者中收入最高的群体 除了巨额的年薪以外,时下盛行的管理层收购(MBO)也造就了企业领袖们的巨额财富。 7、 演艺影视界:来钱最易的时尚先锋 在中产阶层队伍中,影视演艺界的明星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除了杰出的表演才华和巨额财富外,他们还多是时尚和潮流的先锋,引导着社会时尚的流行风。 8、 传媒界:靠山吃山的中产者 9、 体育明星:用汗水铸就的中产者 灰色地带的中产者 1、 损公肥私,谋取不义之才的“中产者” 2、 偷税漏税:获取不正当收入的中产者 3、 地下黑产业的“致富者” 做老鸨、卖淫;走私、贩毒; 另类中产者 1、“小资”:最有希望成为中产者的人 2、BOBO族:边缘中产者 3、新贫族:拿高薪的穷人 4、格试主义者:“酸”时代的标志 所谓小资,意味着不很拮据但也不豪奢。小资大多有一个比较热门的职业,比如经理、业务员、制作人、技术专家和办公室职员等,当然自由撰稿人、SOHO一族、广告文案、DJ或者摄影师那更是小资的职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志:1、年收入20万元以上。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3、有度假小屋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跟人合买的也算。4、有丰富的夜生活,不一定是去夜总会或者打麻将,通常是商务谈判或者听音乐会。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呆过三年以上。6、对一些时髦的文化,如MP3或者彩信均不感兴趣,但对于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各个国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识,特别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识。7、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8、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9、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10、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职业区分中产阶级,存在较多争议,如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局长、处长与一般科员、办事员显然就难以相提并论,“重要”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局、税务局工作人员,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如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语。同为IT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住别墅开洋车,一些人则只能天天吃泡面挤公共汽车。更多的人,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倾向以收入作为中产阶级划分的惟一标准或主要标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区分谁是中产阶级,谁不是中产阶级,也仍旧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国,有人认为凡年均收入在3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人群都属于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衡量,美国95%以上的人都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应该在2.5万美元至10万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区间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而论,美国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80%。 在号称中产阶级大本营的美国,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区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来说,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说法,印度现有中产阶级约3亿人。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级标准的制订和发布者,其发布的印度中产阶级标准是: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按此计算,2001年,印度有6000万个家庭已经跃升为中产阶级家庭。以一家5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级3亿人。 以此看来,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是你说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为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而论,倘若户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为中产阶级家庭,700美元按现在我国的外汇比价,也就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左右,分摊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约只有12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恐怕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就别提什么“中产”不“中产”了。美国商业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场之一的时候说,印度目前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1.75亿人左右(比印度有关机构的估计几乎少了一半),在未来,这些印度中产阶级每人至少还要购买一台电视机、一台录音机、一个压力锅、一个吊扇、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他们中2/3的人还要购买一辆轻便摩托车、一台彩电、一个电熨斗、一个食品搅拌器和一台缝纫机;一半以下的人要买一台冰箱……“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在旁人看来,这更像是美国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有数字说,新加坡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级,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马来西亚自己估计,马来西亚的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60%,约1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约在1万美元左右。可见标准都不一样。 可资比较的是,2001年美国研究顾问公司曾进行过一项中产阶级生活费调查,以住房费、交通费及娱乐费等作为基准,依据一个年薪10万美元的3人美国家庭在美国底特律的生活开支,比较了全球22个城市的生活指数。 一个3人的美国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人均3.3万多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在美国只是一个中产阶级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说顶多只能算是一个美国的下中产,但要在北京达到美国底特律下中产家庭的生活水平,则一年需要78万港币,也就是约80万人民币。这是许多中国家庭一辈子也不敢梦想的一个数字。可见彼也中产,此也中产,彼中产与此中产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包括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在内,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有中产,而无“阶级”。 另外一些学者则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莫衷一是。有学者主张,在中国年均收入达到1万至4万人民币的,就可归入中产阶级。年均收入1万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大概只够勉强糊口,想买房买车绝无可能,而拥有私人的住房、汽车是中产阶级的两项硬指标。以北京现有的房价水平,年收入1万元,在北京四环旁边买套建筑面积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50年。 确认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标准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为获得一个较好的外部形象,或为了讨领导欢心,随意将标准拔高或降低。中国近20年来,在经济上和社会文化上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14%强。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级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级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第2个回答  2014-04-25
年薪5000美元吧。呵呵,感觉这个标准低了点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4
第4个回答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