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还不知道上进,不爱学习怎么办?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我现在正处于痛苦和迷茫中。女儿从上学起成绩一直就不理想,一直在中下游水平,请家教、上补习班,什么方法都试了就是没起色。她好像对学习就是没兴趣,后来是以艺术生的身份考上重点高中的(她喜欢音乐学了10年古筝,弹得还行),上高中后她就一直没进入学习状态,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可能成绩不好一直没被老师重视过,她一直不怎么上进,又缺乏自信。性格开朗乐观(有些过于乐观),与同学相处的也不错,但却因上高中交友不慎(全是些差生),更不愿学习了,最近她的好朋友(我一直不让她们交往,因为这个女孩整天就知道谈恋爱,不学习,但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她就是喜欢和她在一起玩,说她们能玩到一起。)最近那女孩因为早恋的事弄得很不好,情绪低落,结果把她给忙的哟,做了这边的工作,又做那边的工作。她每天都会和我说学校的事,所以我一直对她很放心,觉得她没什么瞒我的,结果听说她们三人之间弄得不清不楚的,有同学传她和那个男生走得有些近,我问过她但她矢口否认,她坚持说她们三个人是哥们(她以前是个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但现在我发现她总是说一套做一套),昨天我们之间因为这些事,加之其中成绩太差,发生了冲突,我打了她。以前我觉得她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听说乡下的奶奶要来她都会早早给屋子收拾出来,把床铺铺好,奶奶晕车吐了她也不会嫌弃,会帮奶奶清理。),可这次我因情绪激动身体不舒服,她表现的相当冷漠,让我很寒心,我也后悔自己不该那么冲动,可自己为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她?我该怎么才能让她主动学习?她学习上一点也不努力,上课不好好听,该背的也不背,遇到问题就绕道走,一心想考艺术,属于眼高手低类型,可文化课不好也不行呀,我们谈过太多次,道理她很清楚,可就是不行动,没动力,我该怎么办?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微博][微博]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代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微博][微博](Q吧)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以上所说的十大学习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教条,在这里只是希望抛砖引玉,如果同学们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学习经验,不妨看看新课程的优秀学员们是怎么学习的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1、不要一下子让她有太多压力与任务,不要逼她做什么
2、尽量对她好一点,少唠叨两句,少争吵,克制自己,温和一点
3、每天让她多读读名著,试着让她爱上学习
4、不要给她请家教,少上辅导班(这会让她感到自卑)
5、空出周六周日的时间好好陪她玩玩,不要到太好的地方,两个人走走说说也好
6、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学习她所学习的,努力她所努力的
7、每周和她谈谈,不要太严肃,好好聊聊天,告诉她,只要他做的是对的,妈妈一定会支持你的。
8、如果他真的谈恋爱了,告诉她,只要不影响生活,不影响与家庭的关系,你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做不到,就停止吧。还有她如果答应,你就告诉他,千万不要吃亏,不要越界。
9、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如果她真的可以在艺术的道路上有所发展,也不要埋没了,要不然会后悔一辈子的
10、你可以与她看一些关于适合这种不和谐家庭关系的书籍,或教育孩子的书籍
希望你们能够不再这样
(我词穷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6
哎,只能说你们这些当家长的不会当,孩子不喜欢上,这是为什么,你们做父母的为孩子想过吗,或许这就是个代沟,你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孩子同样不了解你的心情,这样只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孩子这是为什么?他有没有打算,你不问问她吗(兴平气和的),找到她为什么会这样在做打算,就行了,个人意见,既然你没想过别人想的,你就不会为别人着想,希望当家长坐在孩子位置上想,让孩子明白你的心意,就会好了,孩子既然想考艺术,你为什么不让她考,这就是你的问题了,孩子想考,你不鼓励她,而且还那么的冲动,你做父母做的称职吗?
孩子想考艺术,所以放弃了对学习的热心,孩子是聪明,只不过是因为她学的知识理解是她走向了另一条道,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谁也不知道,孩子有了这么执着,就会奋斗下去,不过在高中就没有好好学习,会养成懒惰的毛病,等到=她考上了,也会迷茫,也会后悔,这样说确实很矛盾,但是确实真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你想让你女儿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就行了(个人认为),可是你想过没有女儿的梦想,所以说是矛盾的。
她文化课不行,是懒得背,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已经形成了懒惰,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说你的女儿已经对现在的一切放弃了,等到她真的考上了艺术,也会对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这就等于死亡了,已经没有求生的意愿了。
她清楚不行动说明了她已经有很强的叛逆的心理了,真的像解除就真的很难了,这该怎么办
你对她温柔的说是不行了,只会增加他的逆反心理,严厉的话也不行,顺其变也不行,不顺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哎!难道只剩下叹气的份了吗,这也不行
本人认为有几点可以帮助你
1.激将法 不过你要做黑脸了,激愤出她内心的力量
2.请心理医生
3.自己做个示范,来引导他,帮助她
其他方法我就不知道行不行的通了,所以就不说了
给个分吧,看我打这么多字的辛苦(用了我3分钟时间呀!)
第3个回答  2010-05-16
尊敬的学生家长,我现在知道了你的痛苦,烦恼。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因为我是过来人了。我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孩子也是非常苦恼的,谁不想自己的成绩好一点,谁不想自己被老师家长所喜欢,被同学所钦佩,可是由于以前的过失,现在基础差,孩子自己在内心里也想好好读,但是现在孩子是逆反心理,她希望自己可以解决,不要父母老是提醒,这样会适得其反。我想如果父母能放开些,尽量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关心她心里的问题。而且需要多鼓励,尊重她的隐私,不要背着她去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应该当面问她,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要多关心她。反正父母切忌不要把孩子逼入绝境,尊重孩子的兴趣。基本就是这样,希望您可以早日解决您的问题。
第4个回答  2010-05-16
如果长期不爱学习的话,应该是不可能会发生奇迹般的改变了吧!女生到了这个时期大人管的越多她会越烦。要从正面教育她,同时也不能给她太大的压力,成绩不好的人很多,也不能说成绩不好这辈子就完蛋了,只能说是相对来说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小一些。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不能早恋!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她的成绩不好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谈恋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