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的概述如何?

如题所述

古印度最为著名的戏剧家是迦梨陀娑,他是一位才华卓著的宫廷诗人,其格律长诗《云使》非常著名。他大约生活在公元350~472年之间。“迦梨”是一位女神的名字,“陀娑”意译为奴隶,因此他的名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迦梨女神的奴隶”。

关于他的名字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他出身于一个婆罗门家庭,因家道破败,他自幼成了孤儿,被一个牧羊人领养,这自然无法使他获得良好的教育。因此,成年后,他虽然相貌英俊,却内心迟钝。当时,有一位公主在择婿时条件非常苛刻。许多贵族子弟在她那里碰了钉子,他们意欲报复公主,就把这位牧羊人的养子举荐给她。公主果然受到此人美貌的诱惑,选他为婿。可是成婚之后才发觉,此人毫无知识,愚鲁不堪,遂将其扫地出门。这个人在无奈之中,向迦梨女神祷告求助,在女神的庇护下,成为一位众人崇敬的博学诗人。公主也欣喜于他的变化,于是二人重归于好。他称自己为迦梨女神的奴隶,以表示对女神的景仰和感激。但这只是传说而已,无法作为信史去考证。

迦梨陀娑的主要剧作有:《摩罗维迦和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

五幕剧《摩罗维迦和火友王》被认为是迦梨陀娑的早期作品,它描述的是火友王与宫娥摩罗维迦的爱情故事。维底夏国的火友王在宫廷画室中,为一幅画所吸引,画面上,王后被一群宫娥围绕,而火友王独独看中了一位名叫摩罗维迦的女子。王后发觉了这件事,为了不让旁人夺取她专宠的地位,她将摩罗维迦送到舞师那里学艺,以便离开国王的视线。在弄臣的安排下,火友王观赏了摩罗维迦的舞蹈,并与之倾诉衷肠。王后得知后,妒火中烧,将摩罗维迦打入地牢。而弄臣则设计救出摩罗维迦。最后,摩罗维迦的真实身份终于弄清,原来她是维达巴国的公主。鉴于此,王后再不敢怠慢她,于是她与国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沙恭达罗》剧照

五幕剧《优哩婆湿》,取材于印度古代传说,描写天国歌伎与人间国王相恋的故事。人间国王补卢罗婆娑从恶魔手中救下了天国歌伎优哩婆湿,由此两人相识并相恋,爱情之火在他们心中点燃。一次,优哩婆湿在天国演戏,因对巧遇国王这件事魂绕梦牵,故情不自禁地将剧中人当成了日思夜想的恋人,深情地唤出了他的名字,为此她被贬入凡间。天神告诉她只要她见到了亲生的儿子,她就可以重返天庭。而优哩婆湿只爱凡间,她庆幸自己能与补卢罗婆娑喜结良缘。为了长留人间,她在生下儿子后,便将其寄养在别人家里。儿子成年后,因违反戒规,射杀了兀鹰,而被送回家中。优哩婆湿对此内心充满激动和矛盾之情,她既迫切地想要看看自己的儿子,又害怕会因此而回到天国。正当她悲喜交集、矛盾痛苦之时,天神施与恩典,容许他们一家在凡间团圆。

《优哩婆湿》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它通过天上人间的爱恋,讴歌了世间真情,富有浪漫色彩。

七幕剧《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最为著名的剧作,也代表着古印度梵剧的最高成就。在印度,有一首梵语诗歌道出了对它的称颂:“一切语言艺术中,戏剧最美;一切戏剧中,《沙恭达罗》最美。”

《沙恭达罗》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莲花往世书》一书,但迦梨陀娑以自己的艺术创造,丰富了人物的血肉和故事的内容。基本情节如下:

国王豆扇陀到郊外去打猎,为追逐一只小鹿而闯入净修林,在此见到了美妙绝伦的少女沙恭达罗,二人一见钟情。

从此,少女的心中充满了爱情。一天,她在森林里对女友诉说心事,恰被豆扇陀窥破真情,他激动地从隐蔽处走了出来,大胆地向她表示了真挚的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举行了婚礼。可是,婚后的豆扇陀不得不返回京城,行前,他将一枚刻有自己名字的戒指,作为信物交与沙恭达罗。

离别了恋人之后,沙恭达罗饱受相思之苦,由于心事沉重,她怠慢了一位仙人,受到诅咒。尽管沙恭达罗非常依恋净修林里的花草树木,但是还是决定离开这里,踏上寻夫的路途。由于仙人从中作梗,使她遗失了作为信物的戒指。

历尽辛劳,沙恭达罗才见到了国王豆扇陀。然而此时,国王早已陷入后宫佳丽的包围之中,完全忘却了昔日恋人。沙恭达罗一腔痴情,却换来国王的冷漠无情,为此,她呼天抢地,痛不欲生。她的生母——天女弥那迦将女儿带回天国,从此,她在天国过着清净无为的日子,抚养她与豆扇陀所生的儿子。

一天,一位渔夫从鱼肚中得到一枚刻有国王名字的戒指,他被带到国王豆扇陀面前,睹物思人,豆扇陀立刻恢复了对沙恭达罗的爱恋,他痛悔自己的薄情,对昔日恋人苦苦思念。然而,沙恭达罗人在何处,却难以寻觅。从此,在国王的眼中,明媚的春光不再美丽,奢华的生活也毫无意趣。

后来,受天神之命,国王豆扇陀到天国去剿灭恶魔,凯旋而归之时,他发现了天上的苦行林,为美好的景致所吸引,他安步当车,缓缓巡视。突然一个有王者之相的孩子来到他的身边,原来这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国王找到了沙恭达罗,向她谢罪,尽管沙恭达罗历尽心酸,但她对丈夫的爱情却从未改变。于是,他们破镜重圆,一同回到京城,享受幸福的生活。

《沙恭达罗》的剧情中,虽然表现的仍是仙人与凡人的爱情,但是却透露着现实人生中情感际遇的深深感叹。作为一个宫廷诗人,迦梨陀娑也许目睹过很多妙龄女子的恩怨情劫,在一种夫权制的社会环境中,在庭院深深,等级分明的后宫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青春少女,只能任凭命运作弄,忍看落花流水,哀叹真情难在,痛惜韶华易逝。迦梨陀娑用他的诗意之笔,为这类人物谱写心曲。对朝三暮四的滥情君王,他不敢横加指责;但是对那些幽怨的悲情女子,他的心中又充满着怜惜之情;为此,他巧妙地借助仙人诅咒,让国王豆扇陀的绝情有了一个合理的缘由,让沙恭达罗的苦难终将得到幸福的置换。

在沙恭达罗身上,作者表现了女子的很多可爱与美好之处,她天生丽质,纯洁善良,富有生命激情,充满青春活力。情窦初开时,她在荷叶上提诗:“你的心我猜不透,但是狠心的人呀,曰里夜里,爱情在剧烈地燃烧着我的四肢,我心里只有你。”碰到了意中人,她虽有羞怯却义无反顾地追求爱情。当豆扇陀对她义断情绝,拒不相认时,她没有接受现实,无可奈何,而是怒斥豆扇陀口蜜腹剑、卑鄙无耻,还威严地警告这个国王:骗子的下场就是“灭亡”。迦梨陀娑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女子,刻画得性格分明,栩栩如生。

如今,迦梨陀娑和他的《沙恭达罗》已经享誉世界,早在1789年,英国的梵文学者威廉·琼斯便将其译成英文,1791年,这个英译本又被转译为德文。在中国,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出现过多种该剧的译本,不过皆译自英、法文本。40年代,中国有人将其改编为戏曲,名为《孔雀女金环重圆记》。1956年,中国首次出版了学者季羡林译自梵文的《沙恭达罗》。1959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将此剧搬上舞台。

迦梨陀娑以他的才智,创造了梵剧史上其他剧作家难以比拟的辉煌。大约8世纪以后,梵剧走向了衰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