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孩子犯错以后该不该打骂,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如题所述

前几天和朋友一块儿参加一个车展。看车展的有一些年轻人,也有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三口之家。后来逛累了,我和朋友就决定一起去吃个火锅,是那种旋转自助的小火锅。坐在我们对面的刚好就是三口之家。我和朋友正边吃边聊着天,突然就被对面的怒吼声吓了一跳。

原来对面的小孩子想要吃一块儿西瓜,爸爸帮忙拿下来的时候,因为孩子个子太小,站起来的时候,没有够到父亲递过来的西瓜,不小心把西瓜掉在了地上。这位爸爸看着地面上的一片狼藉,就在公众场合非常愤怒的训斥着孩子,孩子一脸的委屈,什么话也不敢说。

其实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孩子仅仅是因为一个西瓜没有拿住摔了东西,就被家长在大庭广众之下愤怒的呵斥、责备。有的家长不仅仅因为孩子没有拿住东西,还可能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一道数学题或者语文题,导致家长愤怒的要责备孩子。



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错误难以容忍呢?难道家长平常就不犯错误吗?其实家长应该明白,经常对孩子进行责骂会对孩子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与其让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担惊受怕,不如去让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学会一些功课,或许还会产生一些好的效应。试误说就能说明这一点。



“试误说”

在1898年,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做过一个饿猫迷笼试验。这个实验的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小猫关在一个笼子里面,在笼子外面挂了一条熏鱼。由于这只小猫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了,所以就特别想要挣脱开笼子,抓到那条鱼。但是它若是想要成功的逃离笼子吃上这条鱼,就必须完成三个动作,分别是:按钮、抓绳子、探出头,才能出来。

由于小猫第一次被关进笼子里,它只能在笼子里面胡乱冲撞尝试离开笼子。因为它并不知道正确的出笼子的方法,经过几次粗暴的冲撞之后,它并没有成功的逃离出去,于是小猫只能尝试着用其他的方式慢慢的进行摸索,最终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逃离了笼子。

于是桑代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饥饿的小猫在笼子里面,经过足够多的错误尝试,最终才逃离了出去,学会了打开笼子门的正确的方式。

后来就有教育学家把这个试验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为试误说。



试误说同样可以应用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面。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成长是渐进的,甚至可以说是盲目与尝试错误的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通过不断地犯错误渐渐地明白正确的行为规范。随着了解正确的行为规范,孩子犯错误的几率会更小,正确行为的次数越来越增加,孩子也会获得相应的成长。

桑代克还做了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孩子学习的过程。横轴代表尝试次数的增加,而纵轴表示得出正确规范所需要的时间。当孩子尝试的次数不断增加的时候,做出正确的规范动作所花费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学习曲线。



为什么家长应当允许孩子犯错误?

1、孩子越犯错误,才能真的吸取教训

著名的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经验能够使我们恍然大悟的认识到,我们为什么常常不能够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孩子在不断地犯错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是在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在做同样事情的时候,就能够减少犯错误的频率。当孩子第一次接触一件事情,他可能还没有掌握解决这类事情的正确方式,他一定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疏漏。不过,孩子可以通过不断的试错练习,到最后彻底的掌握这个技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家长不要用暴力对待孩子,孩子做错了可以罚他不吃饭去反思,并将错误和处理方法写出来。
第2个回答  2021-02-03
不应该打骂孩子。因为这种方式效果并不好。而是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认识错误,这样才能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第3个回答  2021-02-02
不应该打骂孩子,孩子犯错了家长应该跟他们说这样子是不对的,他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