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人的心理?

如题所述

第一、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开心或者悲伤,喜欢或者厌恶,真诚或者欺骗等都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比如开心时眉开眼笑,难过时眼中带伤;真诚时深情注视,欺骗时目光躲闪等。
第二、肢体小动作。一个人无意识的肢体小动作也是最能反映人的心理的,比如男人说谎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挠鼻子;紧张不安时会搓手;困惑时会双手抱头或者挠头;双手交叉抱胸前说明该人谨慎、有距离感、坚持己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经意做出的小动作。
第三、表情。俗话说得好相由心生,一个人喜怒哀乐基本都能从表情上看出来,从五官细微之处观察就会发现。比如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面部整体活动,嘴角上扬,眼睛眯起,眼角会有皱纹,眉毛有一定的倾斜度,而假笑时整个面部动作稍显僵硬,眉毛没有变化。
第四、说话的方式和态度。如果一个人喜欢或者讨厌你,他说话的方式和态度会不一样;如果一个人有求于你,那么他说话一定很热情,态度也会比平时好很多;一个人说话时喜欢自我炫耀、自我吹擂,那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自大、自满、自负的人。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说话方式和态度。
第五、穿着打扮。这一特点应该是最明显、最容易辨别的,一个的穿衣风格、发型、妆容等穿着打扮也能够凸显人的心理。比如穿着随意不讲究的人个性爽朗;穿着打扮时髦的人追感潮流,思想前卫;穿着打扮中规中矩的人固执己见,不显山露水;穿着艳丽夺目且浓妆艳抹的人很自信,个性张扬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生活中,这种行为其实很普遍,例如,在朋友圈里面,几乎没有人会暴露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大多数评论、留言,甚至自拍都是在塑造一个理想的形象,与真实的自己相差甚远。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通过别人的言行举止、态度、价值观来判断他们的内心世界。关于如何看人,中国古代就有看相的传统文化,今天将从下面五个方面结合微动作心理学进行分析,个体行为和内心真实想法的联系。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欺软怕硬的人都有虐待心理

心理分析: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在上司面前,总是毕恭毕敬,从来不会违背上司的意愿,并且非常会拍马屁。而到了弱者面前,他们又表现的横行霸道,咄咄逼人,目中无人。这种欺软怕硬的心理其实形成于个体幼年时期,比如,很多小孩喜欢去捕捉一些小动物,然后进行虐待,而从不敢招惹大型动物。

做事感性的人往往不会有大的成就

心理分析:在这个提倡理性的社会,依然会有很多人感性做事。心理学家指出,人要保持长时间的理性是很困难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通常情况下,个体行为会受到感性的支配,感性指的是本能上的东西,无法抵挡,只能控制。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感官世界里,他将会被欲望所吞噬,最后毫无成就,碌碌终生。

情绪、认知、性格、人格、心理规律都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敢于接触新事物的人内心更强大

心理分析: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总会感到恐惧和抵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很多年以前不少人抵制网上购物,认为网上购物不安全,不真实,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网上购物的习惯。苹果手机一开始的无按键的设计,遭受不少人的嘲笑,很多人认为没有按键是愚蠢的设计,但现在呢?

行为心理学家指出,未知事物带给人的恐惧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人们都需要经历熟悉一个事物,最终获得安全感的过程。而一个敢于喜欢接触新事物的人,说明他可以更快的获得这种安全感,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价值观相近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价值观经常变化的人性格不稳定

心理分析: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价值观,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价值观相近的两个人,更容易产生共同话题。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经常变化,那么他的性格也会随之改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很难与身边的人正常相处。因此,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性格多变,很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稳定的价值观。

第2个回答  2020-11-21

通过视线了解对方

人类从外界得来的信息,有70%来自眼睛。眼睛也最有表现力,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为此观察对方的视线有助于了解对方: 

(1)视线柔和自然的人内心从容自信。 

(2)视线不停乱动的人心不在焉,或者喜欢算计,善于察言观色。 

(3)眼睛惊恐,不断被对方表情前后的人有自卑感,没有主见,或急于讨好对方。 

(4)微微低头、视线向上望着对方的人可能有敬畏的心理,抬头向下望着对方则表示傲慢。 

(5)大睁眼睛直视对方的人如果不是充满敌意,则多半精力充沛,或控制欲强。 

四、通过言谈了解对方 

(1)语速

说话一直以来慢条斯理,突然变得快速急促,往往是因为心中感到不安或恐惧,想迅速把事情说出来以得到解脱。一样的,一直以来能言善辩,突然变得吞吞吐吐或者一直以来说话不得要领,突然间滔滔不绝等情况,都要引起注意。 

(2)音调

一个人在表达反对意见时,为在气势上压制对方,往往会增强音调;人在激动时,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也常增强音调。相反,人们在平静、颓丧、沉思时,往往降低音调。 

(3)节奏

有自信、心地坦荡、性格乐观的人,说话必然富有节奏感。相反,如果一个人说话总是张口结舌、语无伦次,则多半是缺乏自信或心中有鬼。如果一个人说话有板有眼,说明他对所谈事情清楚明白,立场坚定,不怕对方反驳;相反,匆匆忙忙想要结束谈话,或支支吾吾、语气暧昧的人,多半不愿承担责任,处世圆滑。 

五、通过行为举止了解对方

行为举止是一个人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能有助于了解他的习惯和性格等特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6
1、【一见钟情,靠的也是出色的外貌】。但凡一个人说“我不喜欢一见钟情式的故事”,多半代表——这位,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

2、【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缺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掩饰什么。

3、【从网络聊天习惯读懂一个人】 原来喜欢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较柔软,没有坏心眼,同时也会反映出他她对待事情的优柔寡断,大部分会有选择恐惧症……

4、【人脉交际8大心理定律】1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好感觉;2诚信定律:热情是焦点,真诚是最高点;3赞美定律:善赞美能博得人心;4面子定律:给 人面子才善交际;5谎言定律:善意谎言助交往;6忍让定律:忍让能创和谐;7异性效应:男女具互相吸引力作用;8互惠定律:让对方产生“负债感”。

5、【可以增进感情的地方】1.酒吧。光线昏暗和私人距离可以增强亲密感。酒后彼此增加了更多的幻想,感觉男的更帅,女性更靓。2.可以看烟花或夜景的 地方。黑暗会使人没有安全感,如果有强光出现会使彼此感到温暖浪漫。3.恐怖电影和过山车。心跳加速的感觉会被误认为爱情。4.火锅派对或者海岛露营。
第4个回答  2020-11-21
(1)喜欢沉浸在感官刺激中的人,一定胸无大志

感官刺激是低纬度的动物性反应,只要外界有刺激传输进入人体,大脑接收到信息就会产生类似反应。

而理性则是人在进化后的更高端产物,以理性去压制动物性反应才是一个人真正具备认知能力的体现,否则终其一生就会是动物性存在,而无法深入领会人的价值。

(2)在强权者面前低三下四者,往往更喜欢欺负弱者

根据丛林法则,强者吃掉弱者,弱者仅仅是存在符号。在强权者面前点头哈腰,以求生存,而到了比自己更弱的人面前却趾高气扬,任意凌辱。

这样的人首先从道德感和个体素养上而言是不合格甚至是无知的。

正因为缺乏这种人文精神和知识构成,所以更注重自身的生存和所得,对他者他物毫无人性的思考和怜悯,这种生存平衡既是其人技巧,更是其人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