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的分类

如题所述

紫砂,属于陶土的一种,但陶土并非只有紫砂。  所谓的陶土,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成陶的土质。远古以陶为器,所以这里的“成陶”,意即成器的意思。  按照烧结温度划分,陶器分为土器、炻器、紫砂、瓷器四种。烧结温度的决定物质,是低熔点物质—有机化合物,主要是钾钠钙的硅酸盐复合体,这也正是黏土的主要成分。  土器,即常见的砖瓦。地表黏土皆可烧成,烧制温度达到7、800摄氏度,坯体不仅可以定型,而且还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土器,因为由黏土烧成,所以土腥味较重。紫砂壶中的“熟砂”(其实应该叫“熟粉”),就是将烧到这个温度的紫砂泥,再根据需要磨成所需大小的颗粒,通过改变泥料的物理结构,满足制作和成品颗粒效果的需要。一些假的紫砂壶(非用紫砂泥制作的“紫砂壶”,有些看起来也具有颗粒感,就是采用的这个方法。  炻器,即紫砂制品。烧结温度在1000—1240℃,特点是烧结后坯体透气不透水,坯体保持开放性气孔和封闭性气孔的物理结构。封闭性气孔,即颗粒(以石英为核心的团结颗粒)中的气孔和颗粒之间的气孔。紫砂器皿的双气孔结构,导致紫砂器皿具有隔热效能和保鲜(透气)功能。封闭性性气孔的形成是紫砂泥中含的有机成分(主要是钾钠钙的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气体。但化学反应未尽充分,释放的气体不多,容纳在颗粒之中。如果反应充分,释放的气体就会较多,出现鼓泡和破泡现象。破泡后的地方,常温下收缩,就在坯体表面形成了“针孔”。紫砂未烧结,其中的黏土成分未充分发生化学反应,钾钠钙化合物依然较多,所以也会有土腥味,同时,坯体强度不够,受到外力容易破损。  日用陶器,即常见的缸罐,烧结温度1200—1400℃左右。在金属、塑料用品出现之前,缸罐是日常生活中最多使用的容器,所以这类器皿被称为“日用陶”。日用陶器所用材质所含黏土更少,所以不仅烧结程度高,而且开放性气孔较大较多,不仅透气,也透水,所以一般的陶器必须在表面刷上一层低熔点的陶土(一般是黏土类物质),形成玻璃状物质,以此封闭开放性气孔。宜兴,称为“陶都”,就是因为加工制作日用陶的陶土资源特别丰富,也就是所说的“夹泥”(也称“甲泥”),因夹在黄石层之间而得名。  瓷器,常见的碗盘瓷瓶。瓷器要求坯体致密度高,表面平整光滑(以便于在其表面施加描绘工艺)。瓷器成品的这种特点,就对所用材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致密度高、颜色洁白。只有特种陶土才能满足。所以,江西高岭村,就被上帝光顾了,因为那里所出陶土,是最能满足这个要求的,这就是所谓的“高岭土”。任何陶土,一定高温,都能完全烧结,达到高致密度,即所谓的“磁化”。但是只有致密度还不够,最好烧成后还颜色洁白,以便其他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在坯体上展开。于是,在唐代以后,杂质较多的宜兴陶土就逐渐褪去了瓷器生产的光环,不得皇家宠爱,宜兴从此就开始专业生产日用陶了。塞翁失马,宜兴陶土中的杂质主要是铁的化合物,烧结后坯体呈现的紫红,倒是别具一格,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于是宜兴紫砂倒是成为一枝独秀,成为“陶都”的名片。日用陶,价格低廉,生活所需较多。加之强度不承外力,必然经常旧去新来,需求量较大,生产效益较高,而紫砂却苦苦支撑。所以那时有门路的都去日用陶厂工作,只有没任何资源(人力资源和人际资源)的人,才不得不吃紫砂这碗饭。1980年代之前,金属、塑料器皿很少,但1980年代之后,不锈钢、特别是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给日用陶生产以致命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也不过是苟延残踹。而一直被边缘化的紫砂,却因为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的改善、喝茶用具的讲究,终于挨到了天亮的这一天,1990年代,更有台湾、香港精明的客商火上浇油,高烧发病。2000年代之后,在经历了短暂的冬天之后,紫砂又因茶文化的兴起,继续一路高歌。昔日的社会最底层,终于一跃人上人,丑小鸭一举成为白天鹅。泥巴依然是那块泥巴,人依旧是那样的人,但摇身一变,紫砂壶成为“艺术品”,紫砂人也纷纷成为“大师”、“艺术家”。  正可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世事轮回,诸物无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