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 反 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②以赈③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 兵 ,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①阿:指阿县。②廪:粮仓。③赈:救济。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追者 反 曰 反: (2)库无 兵 ,仓无粟 兵: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答: 小题3:子奇在阿县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而使阿县得以“大治”?(3分)答: 小题4:根据上文,指出阿县之所以能“败魏师”的根本原因。(2分)答:


小题1:(1)通“返”(返回);(2)兵器、武器
小题1:子奇依靠长者的智慧(出谋划策),然后凭自己年轻人的灵敏做出决定,子奇一定能把阿县治好。
小题1:子奇在阿县,重视发挥阿县长者的智慧;把兵库里的武器锻制成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民。
小题1:子奇以民为重,关心百姓,重视生产,从而得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这是阿县之所以能“败魏师”的根本原因。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两个加点字都是重点词语,“兵”古义是武器,今义是士兵,为古今异义; “反”为通假字,通“返”,返回。
点评: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是日常积累,同学们可以对常用文言词语强化记忆,同时还可以进行归纳记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还要有迁移的能力,能在课外文言文中正确分析。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抓住重点的词语,夫,发起词,可不译;以,依靠,凭借;决,决定;之,代指阿县。补出“少者”后面的内容“的灵敏”。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要将重点词意思翻译准确,人名、地名可以不翻译,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多余内容删除掉,使用直译的方法就可以译出这个句子了。
小题1:试题分析:子奇到阿之后的语句是“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根据这两句可以找出做法:1.把武器做成农具发展农业生产。2.开仓放粮,让百姓安居乐业。当然他是依靠了长者的智慧,使用了自己的决断能力,所以阿县得以大治。
点评:理解古文中的内容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内容,再找出相关语句,结合语境分析得出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子奇到阿之后 “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发展农业生产,开仓放粮,让百姓安居乐业,阿县大治。这样的治理当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上下齐心打一场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当然子奇有长者的智慧,有自己的敏锐,对指挥这场战役也应该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
点评:分析古文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行为的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得出结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