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劳改22年的张贤亮,如何成为作家首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红高粱》上映后,让镇北堡产生了更大的知名度,甚至有日本游客专门来到宁夏镇北堡,就为了拍一拍《红高粱》摄制组留下的小房子。

镇北堡林草试验场的场长袁进琳看到了镇北堡蕴含的巨大商机,提出了打造影视剧拍摄基地的想法。不过,大家都对这种新鲜事物不熟悉,心里没有底气,便找到了张贤亮。张贤亮“将自己的译本的外汇版税抵押给银行,加上少量集资总共78万元”,创办了镇北堡西部影城。

那一年,是1993年。

张贤亮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在文学界的名声不亚于贾平凹、莫言、陈忠实等人。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张贤亮就极少有新作问世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镇北堡西部影城上面。

写作和经商,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许多优秀的作家,在经商上弄得一塌糊涂。张贤亮却在这两个领域都表现得非常优秀。他善于利用自己的“著名作家”身份,来进行经营。许多游客到镇北堡西部影城来,就是为了见他一面。他想出了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点子,其中一个是把黄河水卖到市场上,2毫升黄河水10块钱,卖得还不错。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影视城遍地开花,但绝大多数都不赚钱。张贤亮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却一直保持着盈利的状态。如今,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全国5A级 旅游 景区,是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张贤亮自己,也因为镇北堡西部影城赚得盆满钵满,被称为“中国作家首富”。

2001年,65岁的张贤亮被特批考到了一张驾照,买了第一辆宝马C系。以后,张贤亮每次上北京开会,都是自己开车,一路听着唱片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