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是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地质观察点简称地质点或观察点,是野外进行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地点。其位置应着重选择在地质界线或矿体、蚀变岩石露头等显示矿化的地方,以及断层、褶皱、水文地质、地貌等重要地质现象的地点。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和密度,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满足地质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为原则,一般决定于地质调查的比例尺、地质复杂程度和覆盖程度等。按地质观察点的主要观察和研究内容,还有水文地质观察点、地貌观察点等之分。
地貌: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
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