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早恋倾向怎么办

如题所述

  早恋是青少年时期由于好奇、模仿、爱慕、逆反等原因与异性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我为大家整理的孩子有早恋倾向怎么办,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孩子有早恋倾向怎么办

  1、正确认识:

  父母应对早恋这一现象做出客观评价。什么是客观评价?就是要明白早恋是人成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下诱发异性与异性间形成的一种新的关系的行为,它是一种本能,并不是一种错误。只有正确认识了,才能避免在处理早恋问题上先入为主。其实在某些时候,早恋也是有激励作用的,比如一个学习好一个学习差,对学习差的那位同学来说由于他喜欢学习好的那位,想跟她靠齐,想得到她的青睐,就会激发他学习的动力,成绩就可能会提高,到最后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尊重孩子:

  中国大部分父母都有个通病——疑心病。孩子一进入青春期本来就怕孩子早恋,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数都存在着暗恋、单恋的现象,心里就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在有些事情上遮遮掩掩,这个时候父母的疑心病发挥极致,想方设法的想知道孩子的这些秘密,就有了类似于跟踪、偷看日记、查电话记录等等的行为。有些父母侦查技术又不高明,被发现后免不了大吵一架。就比如我我也有过类似经历,对我爸妈吼得就是“你们侵犯了我的隐私权,那是要坐牢的”,每每到这个时候都会跟他们大吵一架,弄得我们双方心里都添堵,几天都不跟他们说一句话。侦查过后没发现什么还好,一旦发现了情况父母就不淡定了,孩子一回来,马上就是几方会谈,交谈过程中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即使你的初衷是想跟孩子好好交流的,结果却是背道而驰。本来交谈就是不欢而散,过后孩子一回到家还耳提面命、警钟长鸣,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躁动、反叛,更加要跟你对着干。有些父母看到这不乐意了,你说要尊重孩子,还最好不要去侦查,即使侦查还要小心被发现,侦查发现了情况还不能处理,那你说我们怎么办呀?各位爸爸妈妈不要急呀,请继续往下看!

  3.良好沟通:

  "沟通是架起心灵之间的桥梁“。想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沟通是不二法门也是最佳捷径。在沟通过程中,你千万不要揣着父母的架子去跟孩子交谈,要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谈,这样孩子也更容易跟你吐露心声。比如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谈,你完全可以八卦的问他类似有没有喜欢的人、暗恋的人这样的问题,即使孩子回答的有所顾忌,你也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挖掘出你想要的信息。

  4.正确引导:

  不管你们的沟通结果如何,也不管他有没有萌发早恋的种子,我认为这一步都是必修课。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是每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应当做的。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上还处于半成熟与成熟之间,对许多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处理问题有欠妥当,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正确引导。所谓的正确引导,并不是说告诉孩子早恋是错误的、不允许早恋等等,而是要给孩子分析早恋时机的不合宜。比如你就给他分析其一你年纪尚幼,谈恋爱为时过早;其二青春期对异性好奇是很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但是现阶段就你所学知识,没有能够为谈恋爱提供充分的认识条件(即思想不成熟,对恋爱认识不够全面),还可以借谈恋爱告诫孩子只有知识学习好了,以后才能更好的谈恋爱,以此来激发孩子学习;第三你现在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早恋会使自己分散精力,对自己学业会造成影响等等。正确恋爱价值观的'树立,对孩子处理”单恋“”暗恋“”早恋“等问题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5.举例:

  除了上面的良好沟通和正确引导外,这还有一个小绝招,那就是举例。收集点相关早恋不良影响的例子或者新闻,在茶余饭后当做八卦跟你孩子摆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孩子,让他从内心深处赞同你们的观点。

  6.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比较独裁、比较强势,甚至还有一些崇尚”打骂教育“”棍棒教育“等等。比如有些父母一听见自己孩子早恋,回去又是”必须“又是”绝对不“的,或者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更有甚者家法伺候。你们弄得这么大的阵仗,孩子能听就奇怪了,他们不反叛你们都应该掩嘴偷笑了。但是适当的告诫(现阶段不适合谈恋爱)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孩子对此厌倦,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弄巧成拙。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

  1、不要急着否定孩子,智慧疏导比堵截更有意义

  首先家长需要明确一下,有早恋倾向和孩子已经早恋不是一个概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异性有着朦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对他们来说这种好感就是所谓的爱情,于是很多孩子最后走入了他们所想象的“恋爱”中。可是事实上他们对于恋爱对于责任的理解都差很远。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急着去否定孩子,急着去给孩子讲一通大道理并严厉的告诫孩子绝对不准谈恋爱,这起不到太大的效果。我们不妨用更理智和更开放的语言去和孩子探讨一下这个话题,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感情被接纳,对自己的状态也能更加了解,可能孩子自己就会从根本上不再一心想着去恋爱了。

  我认识的几个教师的孩子,一个女孩儿,在初中时也想谈恋爱了。他的教师父亲没有反对,只是告诉她:“你现在恋爱遇到的只是一个小城里优秀点的孩子,可选择性并不大。等你到大学,全国各地的优秀男孩可以随便挑,哪个更好你自己决定吧!”那个女孩儿后边也就息了早恋的心思。所以,类似的事情,智慧的疏导比堵截更有意义。

  2、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人,没有什么好慌张的

  在小学至初中阶段,孩子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有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与异性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喜欢和讨厌是同时的,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人,也会有自己讨厌的人,这并没有什么好慌张的。”

  在五六年级的班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们开始互相排“辈分”了,A同学是B同学的“奶奶”,C同学平时喊D同学做“爸爸”,乃至一个班级排成了一张庞大的家谱,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谁谁谁”。那么既然有了“爸爸”,就会有“妈妈”,“爸爸”和“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3、让孩子做一道填空题吧:从喜欢一个人到喜欢一个人的“___”

  其实孩子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复杂。有一个五年级的男生特别优秀,受到了全班几乎所有女生的青睐,周老师就给大家上了一堂公开课,让大家来说说,什么样的男生和女生是让大家觉得喜欢的。于是,有的女生站起来说,她喜欢男生平时课桌收拾得整齐干净,有的男生说,他喜欢女生更加大方而不是老哭鼻子,大家都说,成绩好的同学是让人喜欢的……

  从孩子们的口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一个被大家都喜欢的人是这样的:成绩优异,爱运动,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在小队活动或者校园文艺演出中挑大梁……你看,这样的孩子放在哪一个家长的眼里,会喜欢不起来呢?

  “从喜欢一个人,引导到具体喜欢这个人的什么地方,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喜欢的是这些优秀的品质,这种喜欢的感觉也就会明晰起来。”周老师说,许多家长不愿意和孩子谈异性交往,或者认为言之尚早,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已经比家长所处的那个青涩时代要成熟很多了,“有的孩子会去网络上搜索,然而网络只能给予知识,却不能给予正确的价值观。”

  4、遮遮掩掩不如拿出来大方说

  到了青春期,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慢慢发生变化,你会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说话交流一下子就变得不自然了,仿佛有一层神秘的面纱阻挡在两者之间,掀开或是不掀开,看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其实发生变化,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是自然发生的,为什么我们要遮遮掩掩呢?”杭州12355青年服务台、杭州青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宋健男说,他曾经给不少中学的孩子上过一节关于青春期的班会课,一开始孩子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又羞涩又好奇,可当大家在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大大方方拿出来说的时候,敏感度自然而然地就下去了。”

  然而,有的家长却偏偏要在这个问题上施加神秘感,对诸如此类的话题从来都是避之不谈,与异性交往的概念和尺度在哪里,孩子都一无所知。宋健男说,这样缺失引导的人际交往才会真正导致悲剧发生,每年3月和9月刚开学的时候,往往是未成年少女发现怀孕的一个高峰期,在放假期间导致怀孕的案例并不少见。

  5、让孩子自己分析利弊

  很多人喜欢把谈恋爱跟学习成绩挂钩,事实上,中学生谈恋爱这事跟学习成绩好坏关系不大,即使是在今年出了中考状元的杭州公益中学,对于学生谈恋爱这个问题也是无法绕过,关键还是得看学校是如何来处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