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题所述

一、培养兴趣,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已经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所肯定,有位教育家这样阐述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儿童正处在多动期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无法集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他们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说”的氛围。
叶澜教授曾提出应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不能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压制学生,使学生始终拘谨于教师的眼皮底下,牵着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极大地压抑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要甘愿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传授方法,陈述思路,引导学生“说”的技巧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要求说话者能准确、清楚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展示给听众,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以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中尤为重要。
而所谓陈述思路,就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思路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在全班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陈述思路自己解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比如我在教学计算应用题时,以题目“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元?”为例,训练学生从条件出发可以这样想:根据每箱12个,每个保温壶45元,可以求出每箱卖了多少元?再求卖5箱一共多少元?从问题出发可以这样想:先求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一共卖了多少元?从这两个条件求出结果。经常像这样引导学生用简明精炼的语句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程序,使他们日积月累学会有条理地说。
三、精炼语言,逐层提升,提高“说”的条理性
数学语言说得是否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不同课型培养其说的侧重点有关,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同。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地回答问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怎样拼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下面问题:1、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4、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呢?通过连续完整的语言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得透彻,记得也牢。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就得到了操练。
四、学会反思,培养“说”的能力
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也就是反思智慧,反思是指人们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等进行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对认识活动的再认知。新的课程标准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提出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反思意识”的目标。
课上加强反思性教学活动,一旦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错题,不仅让他把错题改正过来,还要认真反思自己错题的原因,在班上讲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对自己错题负责的好习惯,自主进行错题积累、自主分析错题原因,在反思中提高学力能力。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过长时间地、有计划地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中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2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虽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由于很多教师不能从低年级开始不断地、系统地坚持,不少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认识模糊与不足之感。
  1.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的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是“先想后说”,也可以“边想边说”。它可以在“想”和“说”的过程中,找根据、说理由,不断整理思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学会思考、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
  2.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3个必经阶段。
  研究表明,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语言的发展大体经过3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并对应于低、中、高年级3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自言自语地运算,到了中年级,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及直觉行为的发展和需要,无声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在演算遇到困难时,仍会借助于有声思维,即使到了高年级也不例外,甚至到了成人。
  根据这3个阶段的特征,在进行教学时,可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学生边想边说,“出声地想”,同时培养与训练学生在演算中短时间内的无声言语。中年级,在加强表达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有声思维向无声思维过渡。高年级,则以无声思维为主,但须要加强作为衡量学生思考问题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复述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口头复述)的培养,例如解题思路、推理过程等复述。
  3.进行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采用“出声思考”的办法,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分析其正确与否,防止出现方法论的问题。
  (1)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思维活动及过程,就需要让学生用语言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评价和方法的指导。事实证明,采用“出声思考”法,不但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例如在学习“数的整除”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所出现的一些错误判断,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对于某些学生个体是典型的。这说明不同错误的策略,也会产生相同的错误模式。解决的办法只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才能使教师了解其解题推理过程,给予适时的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了新课标的有关要求,而且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减少思维过程的错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做法
  学生的语言是逐步发展的,有它的特点和规律性。所以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些问题,遵循一定原则,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1.语言表达要准确。
  数学语言讲求准确,讲求严谨。所以教师应率先做到在正确理解数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适当地指导。做出必要的示范,让学生模仿,从而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范例。长此训练,潜移默化,也有利于课堂良好语言氛围的形成。如对数学概念、方法、定理、算法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某些性质、定律、法则前面所加的“通常”“一般”等限定,三角形概念中的“围成”,梯形概念中的“只有”,商不变性质中的“同时”“相同的倍数”和“零除外”等等。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有序;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语言要清晰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以免误导学生。
  2.语言表达要完整。
  有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语言的缺乏,说话往往不完整,有时只讲一个词或者简单一句话,甚至用动作表情代替。这就要求我们训练学生学会完整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给学生以充分的考虑时间,充分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匆匆以师代言。许多教师往往犯这个错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后果,错过了让学生在适当阶段接受适当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机。因此老师就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当然自己要率先垂范)或者教给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一些常用句式,如:“因为……所以……”“先……后……最后……”“要求……必须先求……”“根据……可以得到……”等等,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内心表达。
  3.语言表达要符合逻辑。
  教学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如归纳、分析、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把头脑中的逻辑思维过程用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如“51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判断练习,就可以用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来引导学生回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1)大前提: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2)小前提:51除了l和它本身51这两个因数外还有3和17两个因数;
  (3)结论:所以51是合数,不是质数。
  4.语言表达要创设情境。
  课堂上只有创设好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才能让学生身心融入其中,浑然一体,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心理学家在研究思维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教学情况,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有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确实,对知识毫无兴趣,又怎么会主动加入,充分发挥自己内心的看法。所以上课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组织、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参与、表达。如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争论,便于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战胜”对手而更好地组织语言来具体、形象、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思想,因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自然地形成自由争辩的良好学风。
  5.要适当点评,让学生说得自信。
  孩子渴望赏识,赏识利于成功。赏识使学生看到成绩,提高勇气,增强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述应以肯定和赞扬为主,要运用表扬、激励等措施,激发学生进行数学表达的兴趣。教学中,教师须要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特别要注意激励学困生。对有的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要热情表扬(这本身就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示范、一种带领);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他们,要鼓励他们多发言,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让他们也能体会成功,增强数学表达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探索、创造能力的发展,更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越来越轻松。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切实加强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02
把课让给语文老师
第3个回答  20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