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鸣?

如题所述

‍‍

闪电和打雷其实是大气放电的一种形式。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层相互靠近,发生放电。产生电弧和巨大声响,电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闪电,巨大声响就是雷声。两者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并且在空气中,。所以一般就是先看见闪电,在听见雷声。声音的衰减要大于光,所以有时候还会只看见闪电,听不见雷声。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是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夏天常出现雷阵雨天气,下雨时,电闪雷鸣,惊天动地。我们知道,当雷雨云中正电荷区和负电荷区之间的电场大到一定程度时,两种电荷要发生中和并发生火花,在火花放电时发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

在光的通路上产生高温,使四周空气因剧烈受热而突然膨胀,云滴也会因高热而突然汽化膨胀,发生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鸣。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这是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的缘故。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只是340米,而光在空气中每秒钟要走30万千米,为声音速度的90万倍呢!光从闪电发生处传到地面的时间,一般仅几十万分之一秒,可是声音跑这段距离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就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根据这个常识,我们可以利用从看见闪电到听见雷声相隔的时间,计算出放电的云层离我们大概有多远的距离。有时只见闪电而不闻雷鸣,这是由于放电云层离我们太远,或者雷声不够响的缘故。在传播的时候,它的能量是越来越小的。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

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我们知道,物体可以成为带电体不是带正电荷就是带负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存在极大的吸引力。电荷越大,这种吸引力也就越大。当两种电荷终于大到一定程度,那时无论什么东西要隔开它们,如空气、玻璃或其他绝缘物质,都会被攻克,即被“击穿”。这时就产生放电现象,即我们看到的闪电。放电时,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接着又急剧收缩。这一胀一缩使得气流向四处冲击。这些气流的激烈碰撞形成我们听到的雷声。当雷离我们较远时,听起来就雷声隆隆,波动起伏,这是因为声波在云层之间来回反射的原故。由于光速每秒约为30万千米,而空气中的声速每秒约为340米,因此我们总是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
第2个回答  2018-01-06
‍‍

是因为耳朵在眼睛后面。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到一定距离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我们见到的闪电,同时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同理,当带电云层运动时,地面相对应的地方产生感应电荷,若云层与地面或地面高大物体间距离较小,则云层与物体间的空气被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产生雷电。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此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因此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