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是一个由满人建立的政权,统治中国267年,为何没流行满文?

清王朝统治中国两百多年,为何没流行满文?

清朝入关前,就在满人当中发明了一种使用比较广泛、比较规范的文字--满文。吴三桂引清入关,清朝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却没有使满文推行开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做基础。

满族人的祖先是关外游牧部落的女真人,首领完颜阿骨打为了便于管理和发展文化、教育,发明了一种文字,就是“前满文”。到了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各个部落,建立了金朝,他也成为金太祖。

他借鉴了汉字和契丹文字,对满文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使其逐渐规范起来。由此可见,相对于厚重的汉字历史,满文发展历史是很短暂的,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做基础,在汉人为主的清朝想得到发展是很难做到的。

二、没有强大的使用群体做支撑。

清朝入关时,全国汉人总人口达到七八千万左右,而清朝总人口却只有三十多万,人口相差很悬殊。少数群体在一个庞大的群体中推行发展他们的语言,影响力是微乎其微。即使汉人有学习满文的想法,但是没有足够的满人来教学也是空谈。

政府成立学堂宣扬满文化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刚入关的清朝来说,没有足够的经济作为后盾,加之清朝的根基没有扎稳,各地反清复明的势力严重威胁着清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也不敢强迫汉人学满语。再者绝大多数的汉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不愿意接受外来事物,从内心排斥学满文的。可见一种语言的使用是需要群体的支撑,否则难以流传和推行。

三,统治者的统治需要。

清朝皇帝顺治从小接触汉文,喜欢读汉书,感受到了汉文化的强大魅力。进驻中原后,基本上所有的古籍专著,都是用汉字记载的,所学的满文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而他的丞相范文程是一个饱读经书,学富五车的汉人,在他的影响下,皇帝也更加喜欢汉文化。另外,为了稳定大局,牢固统治,朝廷对满文化没有硬性推行,而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没有后盾和力度,自然就没有推行开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7
清统治中国267年,为何没有使用满文?原因变得比较规范,很快在后金推广出来,成为满人主要...然而这三十万人就干掉了几千万人的政权
第2个回答  2019-08-08
因为在中原,汉人还是占大部分的,如果不愿意去融合汉人,政权不会稳固的。
第3个回答  2019-08-07
因为虽然是满人建立的政治,但是满族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汉人,他们接受了汉族的文化难以改变,而且他们认为汉文比较好认
第4个回答  2019-08-07
因为其实当时统治阶级虽然是满人,但其实更多的百姓还是汉人血统,所以流行更广的还是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