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端午真正的缘起已经在历史风烟中变得模糊,但是它留下的种种丰饶习俗却仍让我们在今日感怀。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都借划龙舟来纪念屈原——以船桨的划动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2、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盛行: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为“角黍”。

直到现在,每年五月初,每家每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馅料也是花样繁多:北方多包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3、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因而端午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4、悬艾草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同时,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人们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其特殊香味可用来驱病、防蚊、辟邪。

5、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6、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可用来辟邪。


端午节还有躲端午、佩长命缕、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游天坛等等一些其他的习俗。不知道您有做过哪些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5
吃粽子,赛龙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