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美出生于哪里

如题所述


陈义美
陈义美,男,1954年11月生,广东兴宁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学位,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任和平县公路局局长、党组书记。
中文名:陈义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兴宁市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
职业: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
主要成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院院士
代表作品:《中国科联广东人才大典》、《改革养护机制初见成效》
个人简介
主要业绩
他于1969年11月至1974年11月响应党的号召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1974年12月至1984年5月知青安排工作,分别当过装卸工人、二运公司经理、机关团支部书记、镇团委委员、和平县交通局业务股长;1984年6月至1992年2月分别任交通局、公路局副局长;1992年3月任和平县公路局局长、党组书记。他勇于改革创新。于1993年初改革公路养护机制,在全国率先推行养护工人工资与路况质量挂钩的养护管理办法,打破几十年一贯制“铁饭碗”,把公路养护推向市场,采取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模式,实现公路路况技术指标、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工人工资三提高。这一举措得到省、市主管部门及交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市分别在和平县召开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现场会。而后,省内外曾有50多个的市、县公路、交通部门组织前来和平县参观交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为改变和平贫困山区、老区投资环境,能主动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分别于1994年10月、1997年1月争取到省计委对省道S230线(忠定线)、S339线和洋线批准改造立项,千方百计协助筹措建设资金,认真抓好测量设计,征地拆迁和施工管理等工作。在省、市公路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国家二级公路改建96公里,完成国家一级公路改建26公里,新改建公路桥梁9座,累计完成建设投资约2.6亿元,其余路段正在加紧设计和施工。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公路养护的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在上级的支持下,积极筹措缺口资金,总投资约1100万元,分别建成合水、大坝两个养护中心并已投入使用,中心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集办公、宿舍、观赏、鱼塘、绿化休闲广场、篮球场、料场、养护机械维修车间等于一体,为推进公路养护向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4年9月,为全省公路养护中心建设现场会提供了参观现场。同时,还积极支持协助粤赣高速公路和平段的规划、建设,并计划在年底建成通车。致使和平县干线公路交通落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个人荣誉
和平县公路局自1992年起,连续14年先后被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公路管理局、中共河源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双文明劳动竞赛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百年一遇“6.20抗洪抢险先进单位”等称号。由于他的政绩突出,1995年6月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7年5月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998年4月当选为中共广东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3月被广东省交通厅授予“广东省‘八五’交通建设先进个人”。1997年10月1日,以广东劳模代表身份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劳模招待会。1994年6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授予“河源市行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98年6月被中共河源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单位积极分子”、“河源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6月被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2004年4月被广东省公路管理局授予“广东省公路系统勤政廉政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12月被河源市人民政府授予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5月荣获中国纪录年鉴汇编委员会、中国纪录证书鉴证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纪录证书”;2005年7月被中共河源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百年一遇“抗洪抢险积极分子”。
他的先进事迹曾先后被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广东建设成就编委会《广东省建设成就》、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南粤脊梁》、华龄出版社《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第二卷、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专家人才库》第二卷、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第二卷、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经济与文化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厂长经理传》、98世界生产率科联成员国主要交流文献《中国科联广东人才大典》、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改革者风采录》第六辑等刊物受录、编辑和出版。另外,他还撰写和发表了《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建设的行为属性及其关系》(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领导文集》第二卷、《河源研究》1996年第二期)、《改革养护机制初见成效》(中国改革者风采录第五辑)、《实行“工人工资收入与路况质量挂钩”是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第一期)、《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振兴企业的重要保证》、《我们在道班分配改革上的几点做法》(《中国公路》1996年第四期)、《和平县公路现状及发展对策》(河源公路报1992的8月)、《试论公民道德与市场经济关系》等论文,其中多篇文章受到了有关报刊的奖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