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如何办理病退提前退休

如题所述

2019年6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正式实施。新公务员法的一大亮点是工作满30年可申请提前退休。
      那么,身处一线的广大职工,怎样才能享受到“提前退休”这一红利呢?
“提前退休”到来公务员迎来大变革

      作为此次公务员法修订的亮点之一,提前退休引发热议。
      公务员法第九十三条明确规定:
      (1)工作满三十年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2)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3)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这种情况一般是指特殊岗位的公务员,由于其岗位特殊的工作条件,为保护其健康,国家允许其提前退休。
非公务员,提前退休有这些要求
      退休年龄是国家法定的准许就业人员不再继续履行工作职责并终止劳动(聘用或人事)关系、同时开始依法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标准。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企业职工提前退休需要符合一定条件
      按照规定,企业职工也可以提前退休,但是要满足一些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1)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3)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2)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提前退休有这几种情况
      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包括:内退、退职、病退、特殊工种退休这几种情况。

内退
      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内退内养”或“离岗退养”。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实行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
内退后,社会保险不会终止 。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月可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不过这些人的社会保险并没有终止,而是由单位继续在社保中心缴纳,一直到退休年龄正式办理退休。
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单位一般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的情形,一般在国企较多,主要是对一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办法。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可办理。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
退职
      退职是指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过鉴定丧失劳动能力,但是年龄又不够病退条件,只能退出岗位,经过社保部门批准,按照退职办理,退职按月领取的不叫退休费,也不叫退职费,叫退职生活费。
      国有、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职员,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按照退职处理:
      1.年老体衰,经劳动鉴定委员会或者医师证明不能继续从事原职工作,在本企业、机关内部确实无轻便工作可分配,而又不合退休条件的;
      2.本人自愿退职,其退职对于本单位的生产或工作并无妨碍的;
      3.连续工龄不满三年,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的时间满一年的;
      4.录用后在六个月以内,发现原来有严重慢性疾病,不能坚持工作的。
病退
      病退根据我国相关社保条例规定,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符合一定条件即可申请办理提前退休。
      病退办理条件:按照规定参加养老保险;连续工龄满10年;达到提前退休年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由医院证明,并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退职和病退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病退有年龄限制。
特殊工种退休
      特殊工种退休和正常退休的区别在于特殊工种可以提前5年退休,其他与正常退休相同。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需符合男年满55周岁,女干部年满50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缴费年限满15年,所从事工种在国家特殊工种目录范围内并达到规定年限。
      有毒有害满8年以上(含8年)
      高温井下满9年以上(含9年)
      高空特别繁重满10年以上(含10年)
      常年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退休时,可以参照从事井下、高温作业的工人的有关规定办理。
退休手续怎么办?

提前退休存在欺诈行为并构成犯罪,
如何处理?
      针对通过“更改年龄、搞到特殊工种证明”等非法方式骗取“提前退休”现象,该以诈骗罪追究刑责的,就该依法追责——要知道,相关法律解释已明确,“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养老等社会保险金,属于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对发现的违规办理企业职工退休和欺诈骗取养老保险基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将严格依照《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