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没有用到典故的诗句

如题所述

你好,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用到典故的诗句,用了三个典故。第一个典故:原词是“休说鲈鱼堪脍炙,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字季膺,他因不愿卷入八王之乱的争斗,秋风吹来之际,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认为人生贵在不受功名利禄的拘束,遂辞官归乡。辛弃疾在这里用了“休说”一词,是反用这个典故。是说自己不会因为思念家乡故土而归隐田园,终老山林。作者的反问,意在表明:恢复中原的雄图大志还未实现,我是不会归隐的。因为作者写这首词时才35岁,正当壮年,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

第二个典故:原词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个典故是说,三国时,名士许汜一次向刘备诉苦,说陈登为人很傲慢,一词我去拜见他,他让我睡小床,但自己却睡大床。刘备听后指责许汜说:你身为名士,不思报国,整日考虑谋求土地田产,若果换了是我,我要睡到百尺高楼之上,让你睡在地下,岂止是上床下床的区别。史书并未记载,许汜听了刘备这番话后的感受。而辛弃疾却改用典故,用“怕应羞见”写出了许汜的羞愧自责。这里的求田问舍暗指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拼命钻营的小人。而刘郎是作者自比,以讽刺那些蝇营狗苟的无耻之人,想象面对自己坚持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他们自应自愧弗如。

第三个典故,原词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是写当年桓温北伐时,在路上看到自己从前种的树已有十围粗了,不禁感慨说:“树都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辛弃疾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年华易逝,而功业不成的无奈与忧虑。他已经南渡十年,虽然向朝廷递交了治国安邦、消除外患的奏章,但石沉大海。因父亲曾在金朝为官,自己曾领导义军的特殊身份,始终得不到南宋朝廷的信任,无法得到重用。眼见日渐衰老,始终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其中的无奈、愤懑和忧虑,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