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刚才的医学题!

21.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A. 物理刺激

B. 化学刺激

C. 电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22. 嗜酸粒细胞主要参与()
A. 纤溶过程
B. 过敏反应
C. 吞噬过程
D. 特异性免疫反应
E.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23.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24. 兴奋收缩耦联中的关键离子是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
25. 骨骼受到X线损害时的贫血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肾性贫血
E. 脾性贫血
2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

A. 激素的有无

B. 纤维蛋白原的有无

C. 红细胞的有无

D. 血小板的有无

E. 抗凝物质的有无

27. 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
A. 适应
B. 反馈
C. 兴奋性
D. 阈值
E. 兴奋
28.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球蛋白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29.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30.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3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适应性

C. 内环境稳态

D. 生殖

E. 兴奋性

32.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系统的功能是
A. Ca2+贮存库
B. 使Ca2+通道开放
C. 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D. 将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E. 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33.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
A. 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C. 纵管终末池的Ca2+释放
D. 终末池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 Ca2+与肌动蛋白结合34. 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属于
A. 单纯扩散
B. 出胞作用
C. 载体转运
D. 通道转运
E. 入胞作用35. 有机磷中毒时,骨骼肌产生痉挛是由于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多
C. 胆碱脂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升高36. 关于Na+泵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描述是
A. Na+泵能逆浓度差将进入到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出细胞外
B. Na+泵能顺浓度差将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到细胞内
C. 从细胞内移出的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
D. 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
E. Na+泵的活动要以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
37.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38. 内环境不包括()

A. 组织液

B. 血浆

C. 淋巴液

D. 消化液

E. 脑脊液

39.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是由于()
A. K+外流
B. Na+内流
C. Ca+内流
D. K+平衡电位
E. Na+平衡电位
40.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时,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 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超极化
B. 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
C. 对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
D. 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反极化
E. 对Ca2+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

21.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E)

A. 物理刺激

B. 化学刺激

C. 电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22. 嗜酸粒细胞主要参与(C)
A. 纤溶过程
B. 过敏反应
C. 吞噬过程
D. 特异性免疫反应
E.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3.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A)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24. 兴奋收缩耦联中的关键离子是(D)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
25. 骨骼受到X线损害时的贫血是(C)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肾性贫血
E. 脾性贫血
2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B)

A. 激素的有无

B. 纤维蛋白原的有无

C. 红细胞的有无

D. 血小板的有无

E. 抗凝物质的有无

27. 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B)
A. 适应
B. 反馈
C. 兴奋性
D. 阈值
E. 兴奋
28.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球蛋白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
29.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E)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30.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3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E)

A. 新陈代谢

B. 适应性

C. 内环境稳态

D. 生殖

E. 兴奋性

32.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系统的功能是(A)
A. Ca2+贮存库
B. 使Ca2+通道开放
C. 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D. 将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E. 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33.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C)
A. 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C. 纵管终末池的Ca2+释放
D. 终末池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 Ca2+与肌动蛋白结合
34. 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属于(B)
A. 单纯扩散
B. 出胞作用
C. 载体转运
D. 通道转运
E. 入胞作用
35. 有机磷中毒时,骨骼肌产生痉挛是由于(C)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多
C. 胆碱脂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升高
36. 关于Na+泵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描述是(E)
A. Na+泵能逆浓度差将进入到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出细胞外
B. Na+泵能顺浓度差将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到细胞内
C. 从细胞内移出的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
D. 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
E. Na+泵的活动要有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
37.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C)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38. 内环境不包括(D)

A. 组织液

B. 血浆

C. 淋巴液

D. 消化液

E. 脑脊液

39.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是由于(B)
A. K+外流
B. Na+内流
C. Ca+内流
D. K+平衡电位
E. Na+平衡电位
40.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时,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终板膜(B)
A. 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超极化
B. 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
C. 对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
D. 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反极化
E. 对Ca2+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