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这部片子的优点在哪里?

如题所述

国与国之间,君与臣之间,母与子之间,于刀光剑影中上演着无穷无尽的谋略诡谲,将一幅群雄争霸、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战国画卷完整饱满地呈现了出来,可谓是一部良心巨作!

然而,这部阔别三年已久的历史正剧,播出可谓是毫无征兆,距离首播不到4个小时才通过官微宣告开播,这被网友调侃为“零宣发”的电视大片,却依然受到了网友的一致追捧。

为何如此低调的一部古装剧刷出了奇高的存在感?其用苦良心又在何处?且听知著君慢慢品来——

    以历史真实观照影视创作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雄争霸,诸侯各国数百年的政治角逐和战事纷争,为构建一出戏剧性和传奇性的历史剧奠定了叙事基础。

无论是商鞅、张仪、屈原等大家,还是儒家、法家、道家等门类,都催生出“睚眦必报”、“稷下论战”等众多典故,足以使电视剧的剧情和故事生动有趣,为其创作注入了文化血液。然而,这也让创作充满了挑战——大量的场景、细节需要和历史相契合。

首先,不管是秦昭襄王嬴稷,还是文武大臣,秦国均以“黑色”为主,这是因为秦国崇尚水,五行水德,水对应的颜色为黑色。因此,就连秦国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于他国的金碧辉煌,而是以黑色为主色调。

其次,剧中人物在发型妆容上也充分遵循当时的时代背景。古人妆容讲究“粉白黛黑”、“傅粉施朱”,这在《崛起》主要角色的妆发中都有体现。不了解这套妆容的观众,难免会觉得宁静是不是得罪了化妆师……

剧组的用心不仅在主角上,就连配角的发型也是高还原历史。自战国至元明,民庶间非常流行“双垂环髻”,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在头的两侧各盘卷一垂髻,一般未婚女子或侍女、婢伎、童仆等都梳这种发式。

种种细节之考究,剧组团队显得十分用心。一部好的历史剧,必然是以历史事实为前提,用细节还原时代特征,便是历史剧创作的“第一道门槛”。

    “编排+演技”为史实注入活力

故事情节虽然有趣,但史料客观详实的记录终究是枯燥的,如何把史实编排成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选取何种视角切入,便是《崛起》登上历史剧舞台的关键。

首先,《大秦帝国》电视剧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范式,选择在历史变革和纷争中居于关键地位的“一位君主+一位重臣”作为创作的主线人物,以两者的经历和相互关系为中心,由此写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裂变》中,秦孝公、商鞅携手变法,生死相扶,让秦国在裂变中重生;《纵横》中,秦惠文王、张仪以连横破合纵,使秦国不断强大;《崛起》中秦昭襄王与白起这对君臣将以凌厉的军事手段,在执政期间不断东征,秦国逐步崛起。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秦帝国》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剧,不再只是强调君王的命运浮沉,更是把谋士名臣的谋略诡谲作为叙事的主力,这样的叙事编排更具有故事内在的张力。

此外,宁静、邢佳栋等老戏骨的加入也为此剧增色不少。宁静在第三部《崛起》中的演技简直开挂了,在平定季君之乱时,她的一颦一簇无不彰显一位女政治家的风范,将一个性情风骚又有城府野心的宣太后芈八子传达得入木三分。

为了营造历史的厚重感,台词的韵味也是必不可少的。《崛起》中的台词半文半白,并且采用现场收音,而非后期配音,这对演员的台词功力要求非常高。

“嬴稷游说六国”这一场戏足足25分钟,完全依靠演员张博一个人慷慨激昂的独白支撑全场。这场戏不仅台词量巨大,现场收声更考验的是演员跟随角色内心而起伏的情绪变化,从一开始的心平气和,到最后的声泪俱下,张博完全把自己融入了“嬴稷”这个角色中,实在是令人叹服!

    突破传统历史剧的“盛世情结”

传统的历史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都有严重的“盛世情结”,从庙堂文化的强势立场和强者哲学出发,对“盛世”有着盲目的认同,对“人物”有着充分的肯定。

电视剧《雍正王朝》充满体谅地理解雍正剪除异己、杀戮群臣、猜忌刻薄的行为,思想基点在于按照人治文化的“潜规则”,严刑峻法和阴谋诡计都是利益所在、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这就刻画出一个“完人”雍正。

诸如此类的历史剧都不约不同地强调了“治乱世须用重典”的治世方针,把善恶评价转化成一种审美观照,使观众反而惊羡于主人公的铁腕雄风,而对庙堂功利背后的“血酬定律”显示宽宥。

人无完人,历史剧的创作不仅要在服化道方面遵循历史,更是要秉着史学研究的态度——评价人物要公正客观。

在《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中,商鞅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完人”,可历史却不是这样的,一味地赞扬会塑造出一个脸谱化和符号化的“扁平人物”,商鞅这一角色便是如此。

而在第三部《崛起》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宣太后一方面心狠手辣,另一方面爱子心切;苏秦虽足智多谋,善于心计,但行事作风大义缺失……正是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撑起了整部剧的灵魂。

    强有力的文化号角之声

《大秦帝国》不同于以往的以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较小断面为题材的历史电视剧,而是把整整一个最辉煌的时代作为创作题材,深刻展现国家命运与主流事件,重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电视剧创作整体性取材的传统,坚持正说历史,再现了先秦时代的波澜壮阔。

《大秦帝国》虽然以秦国的“国家”视角为出发点,但其歌颂的傲然风骨和博大情怀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在剧中反复出现的口号,透露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蕴涵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为救国难,秦国举国上下捐款捐物、共御外敌,嬴氏部族更是以身作则、节衣缩食。

正如剧中秦孝公所言:“秦国力行变法,走过了一条浸染着汗水、泪水和鲜血的荆棘之路,秦国从此摆脱了旧日的贫困,洗刷了先祖的屈辱,痛雪了百余年的国耻。”

从《裂变》、《纵横》、《崛起》以及正在筹备的《东出》、《帝国》,《大秦帝国》深耕中国优秀传统文明精髓,十年磨着这把秦剑,厘清了中国第一个统一文明的帝国发展、崛起、一统的脉络,全景式展现两千多年前波澜壮阔的战国风云,让观众怀着一颗敬仰历史的心,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感受着博大的中华文化。

不得不说,在“历史偶像剧”霸屏的今天,《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的播出,用历史正剧彰显出国家平台的价值引领,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大秦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责任与梦想”,这便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2

曾经很期待《大秦帝国》,看了几集之后很是失望,号称历史正剧,可惜还是戏说。且不说公孙秧独闯秦国救师之荒唐,也不说秦孝公割地赔偿演绎了一段不存在的历史,就是让阉人景间卧底魏国,最后长出一嘴胡子,也要让人笑掉大牙。   《大秦帝国》的主创认为,《史记》中的商鞅“刻薄寡恩”不对,商鞅应该是一个“完美的人”,《史记》是儒家所写,儒家对法家有所偏见,所以应该予以翻案。可是,他们不知道,从春秋到史记,记载历史的人首先是尊重历史,《史记》中固然也有一些上古史来源于传说,但是,《史记》的记载绝大部分是真实的,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的历史资料真实。《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国的太史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命令太史改过来,不要太直露,太史坚持不改,结果被杀死。又换其弟为太史,还是不肯改用曲笔,又被杀死。后来又换了一个弟弟为太史,还是不愿意改,崔杼只得妥协。与此同时,南史氏正执简前来,准备冒死坚持,后来听说已经写上了,才从半途折回。《左传》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灵公听信谗言,想谋杀相国赵盾,赵盾逃跑了,结果赵盾的兄弟赵穿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在这之后,赵盾曾到史馆见太史董狐,索要史简查看,看到史简上写着:“秋七月乙丑,赵盾弑其君夷皋于桃园。”赵盾说:太史你错了,我当时在河东,离绛城二百多里,怎么知道弑君的事呢?你这不是诬陷我吗?”董狐对他说:“你是相国,出逃却没出国境,回来之后也没声讨弑君之贼,说这件事你不是主谋,谁能信啊?”。赵盾问太史董狐:“还能改写吗?”董狐说:“头可断,此简不可改”赵盾叹气说:“唉,史臣的权利真是比上卿、相国还大啊,我恨自己当时没能出境,免不了背负万事骂名,真是后悔莫及啊!”所以,把自己臆想的事加在历史头上,打着辩证看历史的旗号,做的却是篡改历史之事的《大秦帝国》是多么的无知。

第2个回答  2017-10-12

 看看《史记》是如何记载商鞅的: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衞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