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审美观是如何变化的?

如题所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代的也胖为美特别是那个时候的杨贵妃以及那个时候的文化,大家会觉得胖给人的感觉,是丰满,同时也是家庭富裕的一种象征,所以说胖也代表了那个时候时代的审美。

另外,在现代社会,再加上国外的一些文化传到我们国内,所以说大家对于世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现在都不再以胖为美了,而是觉得数再加上自己的穿衣搭配才能够让自己显得更加的完美。是个方面的文化,以及追求呈现出来的,对于美的一个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6

 中国的审美自古以来都在变化,唐朝的时候以肥为美,那个时候胖一点,人们认为更漂亮更有肉感,然后宋朝的时候流行这种特别瘦的,审美观点,以至于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是以瘦为美,然后流行这种刘建邦,也就是肩膀像水一样,往下低的这种,到现在受到国外受到国内很多方面的影响,已经跟古代的联系不是特别多了。

第2个回答  2019-07-27

审美的标准是符合大众眼光,顺应时代潮流。比如唐朝时候以肥为美(杨玉环),后来的各个朝代以女孩子的才艺和五官样貌评判。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更加喜欢温柔可爱又俏皮的女孩子。(当然千遍万变,审美都离不开外貌和身材这两个因素,毕竟我们都是感官动物)

第3个回答  2019-07-27

从古至今国人的审美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像在秦代与汉代,美女的标准为秀。到了唐代,美女的标准以丰满为标准。到了明代,女子以德为美。从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看出来,不同的时代审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就好比现代社会,现代的人们以瘦为美啊。从古至今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

第4个回答  2019-06-19
个人觉得审美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虽然上层建筑在特定时刻可能会超前于经济基础的发展,但其终究是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况且美,丑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加以一定的社会引导极易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潜移默化的就在持续的给每个个体以暗示并不断强化个体对社会思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