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三原则

如题所述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划分为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两大范畴,如何区分呢?依靠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三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标准”。
例如,经常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或者感觉有人要害自己,这种幻听和妄想都是与客观现实不符的,是心理异常。
(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行协调一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性表现,各种心理过程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如该笑的场合就笑,该哭的场合就哭,喜事喜气洋洋,丧事痛哭流涕,这就是情感与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心理异常相反,该哭的不哭,该笑的不笑,这就是反常、病态。常见精神分裂症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人格形成后,具有相对稳定性。
例如本来性格开朗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等属于异常。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别,后续还会为大家继续介绍正常心理的细分,无论哪种诊断,都要先排除来访者的躯体疾病再做诊断。关于正常心理的细分和异常心理的细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区分正常心理与异 常心理有三大基本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类精神 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认、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 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髙度准确和有效;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原则,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了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 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出现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