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特殊群体的教育公平?

如题所述

成立专门的‍文化平权部门‍,并且‍雇用残障人士做无障碍工作的顾问来链接各部门的工作‍。还是以泰特为例,馆方让员工意识到服务残障人士群体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全部工作人员都要有意识在各自的工作细节中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泰特还专门为有志成为导览的手语使用者设置了培训课程,教授研究方法、导览技巧等等。他们成为美术馆联结残障群体、拓展观众的重要桥梁。这也引申出另一个话题,即文化机构其实是残障人士就业的一个良好渠道。即使不在美术馆就业,这样的经验也有助于加强实用技巧、信心、社会关系网络等。另一个例子,广州市艺术公益倡导中心培养视障人士成为课程助教,对志愿者的口述导览服务提供反馈意见,也为残障人士多元就业做出尝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5
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的个体提供符合他们自身需求的支持与引导,让其有机会发展自身潜能,成就其自身最好的自己。它承认,每个生命,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是黑人白人,穷人还是富人,男性还是女性,残障亦或不残,就有所排序。它也期待,每个人的成功与幸福,不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并且取得胜利才能实现,而是看到,通过社会的支持,让每个人,都能不断前进,不断提升,只是和自己去比较,有没有在发展。
第2个回答  2018-07-25
首先,保障残障人士能够无障碍获得场馆所生产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工作。根据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新落成建筑必须提供无障碍设施。在我自己的参观体验中感觉设施建设可能能够基本满足(相比较而言民营机构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是会出现维护不足的情况,这点在国内外其实都很普遍。另外,无障碍设计概念的落实还有很多改善空间,比如展览的灯光、字体如何可以适应视障人士的需要。另外,无障碍标识缺失、展览之外鲜有提供针对残障人士的讲座等拓展服务等问题还有待改善。
第3个回答  2018-07-25
融合教育,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不像我们全国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在世界各地,我所接触到的融合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模式,都各有色彩。原因在于,融合教育也好,全纳教育罢,它的根本是,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也就是我在开头所提出的,教育的定义,内涵,或者说目标的,到底是什么。当观念发生了转变之后,就像富有的国家可能给盲人配上很多设备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而穷的国家可能是找个人来读题代写,因时因地制宜,如此而已。作者:蔡聪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90551/answer/269219886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4个回答  2018-07-25
残障本身是心理或生理某一部分有一定障碍的,而这种障碍在自我觉醒且与周围人对比后较为明显的反差,以至于产生可能消极的情绪,失去开拓精神,这会促使残障儿童产生学什么,做什么都不在重要的心态,以至于连残障学生本身也对于特殊教育体系并不觉着有什么不妥,更不会认为自己拥有可能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