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甲骨文入选什么名录?

如题所述

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12月26日的发布会是由中国相关主管部门正式对外发布。

《世界记忆名录》创建于1997年,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该项目每两年评审一次。

中国自1997年第一次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已有13份文献遗产成功入选。我国上一次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于2015年入选。

扩展资料: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道统的文之一。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最早出土于何时,尚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一带,自北宋以来就不断发现商代铜器,当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清末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部官网—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2017年甲骨文入选什么名录?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
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