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危害是?

尿酸高的危害是

    尿酸高

    锁定

    尿酸高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体内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约是相等,生成量方面,三分之一是由食物而来,三分之二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途径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泄。

    常见病因

    新陈代谢发生紊乱

    常见症状

    血液中尿酸增多,高尿酸性关节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西医学名

    尿酸高

    所属科室

    内科 - 内分泌科

    是否纳入医保

    目录

    1 疾病简介

    2 防护

    3 发病原因

    4 症状

    5 控制

    6 危害

    7 治疗

    8 饮食

    9 护理

    10 临床表现

    疾病简介

    尿酸高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体内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约是相等,生成量方面,三分之一是由食物而来,三分之二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途径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泄。上述各种途径只要有任何一方面出问题,就会造成尿酸升高。 尿酸过高,也会引发其他疾病。

    男尿酸正常值:149~416μ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89~357μmo1/L。如果超出指标的话,就是尿酸高了。

    注:每个医院或 检验室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可以向医师请教。 女性的正常参考值约比男性低60-70umol/L,通常要到停经期后尿酸值才逐渐上 升,并接近成年男性的数值。 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较低〔约在180-300umol/L〕,在青春期后男子的尿酸开始上 升,逐渐达到成人浓度,女性则要到停经期后才开始上升,慢慢达到成年男子水准。

    尿酸的积聚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过量食用高嘌呤的食物;第二是体内嘌呤代谢出现问题;第三是排泄量过少;第四是尿酸无法正常排泄。 [1] 

    高尿酸可以沉积于关节、肾脏,刺激血管壁,使葡萄糖利用低下,导致关节炎、尿毒症等多种疾病。有研究表明尿酸高的人患高血压、脑卒中、2型糖尿病、肾衰竭的风险都明显高于常人。此外,36%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在B超下可见关节内痛风石形成所以虽然没有痛风发作,但尿酸超标的患者仍然应该就医治疗。 [2] 

    低嘌呤,痛风病人应长期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如牛肝沙丁鱼牡蛎浓肉汤火锅汤等;可选用牛奶鸡蛋不宜选用肉类禽类和鱼类的内脏;另外增加果蔬摄入量和饮水量。 [3]  每日饮水量保证尿量在1500ml/d以上,最好>2000ml/d。同时提倡戒烟,禁啤酒和白酒,如饮红酒宜适量,发作期或进展期痛风患者应严格禁酒。肥胖者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4]  中老年人尿酸水平有随嗜盐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过分嗜好辛辣食物者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不食辛辣食物者,故应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远离高尿酸牢记三多四少,三多:多喝水,如果发现自己尿酸过高,每天至少喝水2000毫升,以增加尿量,尽可能把过多的尿酸排出去,随低搽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多吃碱性食物,比如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降低尿酸;多吃苏打类食物,能起到中和高尿酸的作用。四少:少吃嘌呤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豆腐等;少吃火锅,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少服用降低尿酸的排泄药,比如速尿和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以及一些降压药等;少摄入热量和脂肪,肥胖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嘌呤代谢加速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 [5] 

    防护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都无任何症状,但部分可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该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过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环节。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质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可能增加尿酸的前体,故应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应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高尿酸血症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高尿酸血症的膳食治疗最主要是: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所以要尽量少用。

    4、平时饮充足够的水分。

    5、适量食盐 避免辛辣。

    发病原因

    一、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致使尿酸的合成量增加。

    嘌呤的组成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尿酸高含量与食物内嘌呤含量成正比。摄入的食物内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严格限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μmol/L(1.0mg/dL),而尿内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嘌呤由非环状到环状的从头合成过程要经过11步反应,其中酶的异常多会导致嘌呤合成过多。已经发现的有:

    1)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

    2)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缺乏。

    3)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3、嘌呤代谢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会产生尿酸高。过度运动、癫痫状态、糖原贮积病的III、V、VII型,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心肌梗塞、吸烟、急性呼吸衰竭也与APT加速降解有关。

    二、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排出减少持续尿酸高的患者中90%有肾处理尿酸功能的异常。

    在高尿酸症并有痛风的患者中,给予其不同的尿酸负荷,其尿酸盐清除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要低于正常人群。尿酸分泌的减少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肾小管分泌减少或肾小管重吸收有关。虽然尿酸高在慢性肾病中总是存在,但尿酸浓度与血肌酐、血尿素氮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每单位肾小球的尿酸分泌量是增加的,但肾小管的分泌能力基本不变,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也是降低的,肾外尿酸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加。

    1、肾小管分泌受抑制: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由于药物、中毒、或内源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和/或再吸收增加。当阴离子转运系统受抑制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两个重要的抑制因子是乳酸和酮酸类。

    2、肾小球滤过减少:也可使尿酸水平增高。其中之一的机制是滤过率降低,这是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尿酸净重吸收增加可发生在容量降低的情况下,这是利尿剂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机制之一。

    3、肾小管重吸收增多:高尿酸血症也可由于距分泌位置的远端重吸收的增强导致。这些可见于糖尿病脱水或利尿治疗的时候。

    三、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很多患者是尿酸产生增加和排泄减少两种因素同时存在的。

    如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遗传性乳糖不耐受的患者。酒精也可通过两种途径使尿酸潴留。过度酒精摄入加速肝脏降解ATP,增加尿酸的产出。酒精导致的尿酸也阻止了尿酸的排泌。高嘌呤含量的酒精饮料如啤酒也是重要因素。

    四、其他外界因素,也会致使尿酸偏高

    如药物别嘌醇片,别嘌醇片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比如天气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尿酸溶解度会随之升高,反之温度降低会使尿酸盐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也会影响尿酸浓度。

    症状

    尿酸高是分时期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高尿酸。一般来说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高尿酸的危险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3、痛风性关节炎: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的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痛风也可以出现肾脏损害。

    控制

    1、适当有氧运动,一定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以免关节过劳。最好选择游泳、太极拳、乒乓球之类的有氧运动,以此减轻体重。

    2、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的排尿量要控制在2000ml左右是最好的。可以用薏米粥来降尿酸,少喝热性的饮料等。

    3、多吃素,但并非所有的素食都要多吃,多吃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莲花白。青菜忌食菠菜,然后是所有的豆类都要少吃或不吃。多吃水果,尤其多吃樱桃可以降尿酸。

    4、少吃肉,但又不能不吃,因为,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中含有的蛋白质,是其他食物所不可代替的,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但一定要控制好量。海鲜和动物内脏以及火锅是要严格禁忌的(鱼当然属于河鲜,可以少吃,吃后要多喝水)。否则,无度饮食肉类,会前功尽弃。

    5、啤酒是一定要禁忌的,其它酒不饮或严格限制。

    6、养成每天或经常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最好用能够自动加热的洗脚盆,每次不少于20分钟,不高于30分钟,能洗的全身微微出汗最好。在洗脚时,可以适当加点活血化瘀的中药。

    7、劳逸结合,注意睡眠,一定不熬夜,放松心态,乐观面对。每半年检查一次尿酸,力争控制在350左右,痛风就不会对任何关节造成损害。

    8、多吃蔬菜,多喝水。

    9、少吃豆类和含铁质高量的食物。建议多食蔬菜水果等素食,不饮酒。

    10、不吃海鲜,尤其是鱿鱼、墨鱼、虾、螃蟹。

    11、不吃蘑菇,尤其是香菇。

    12、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少盐,多吃粗粮好。

    危害

    在生理状态下,体内尿酸池为1200 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 mg,排出约800~1000 mg,其中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清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为420μmol/L,超过此值,尿酸盐即易析出结晶而沉积于组织并引起炎性病变,例如沉积于关节,即引起大家熟知的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也不是不管它,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持久的高血尿酸,有可能造成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尿酸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糖尿病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尿酸,这是有益无害的事。

    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正常情况下男性血尿酸>416μmol/L、女性血尿酸>357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有患者问尿酸高的危害是什么,长期血尿酸增高,部分患者会出现突发某些下肢大关节红、肿、热、痛,偶尔伴有发热,这种情况叫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反复迁延不愈的关节炎症发作,称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不及时,对关节的骨质会造成破坏,使关节功能出现不良影响。长期血尿酸增高会影响患者的肾脏,出现痛风性肾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结石、肾积水甚至肾功能不全,长期血尿酸增高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和血糖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第2个回答  2020-10-09
尿酸高会有两种危害,一是危害肾脏,二是容易形成痛风性关节炎,会容易形成结石及破坏关节软骨,导致关节的功能障碍,对肌肉韧带等也会形成炎症性的疼痛影响功能,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苹果,香蕉之类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9
尿酸偏高常见于一些急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痛风、白血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炎等疾病。尿酸升高的原因,一是血尿酸生成过多,包括外源性摄入过多和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导致有关嘌呤代谢的酶缺乏或者功能低下,嘌呤代谢异常,内源性尿酸合成增加。二是尿酸的排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