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助听器的发展史吗?

如题所述

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种供聋人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时代:手掌集音时代、炭精时代、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数字助听器时代。
  
  人类至早、至实用的“助听器”可能是聋人自己的手掌。将手掌放在耳朵边形成半圆形喇叭状,可以很好地收集声音。虽然这种方法的增益效果仅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助听器,但是,这是至自然的助听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掌来集音的情况。许多哺乳动物都有硕大的耳朵,所以它们的听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启发,一些有心人先后发明了各种形状的、简单的机械装置,如象嗽叭或螺号一样的“耳喇叭”,木制的“听板”、“听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样的“听帽”、“听瓶”,象扇子和动物翅膀一样的“耳扇翼”,以及很长的象听诊器一样的“讲话管”,等等。由于人们认为听管越长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听管竟长达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多。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拿着听管伸到别人的嘴边,样子滑稽可笑,但却使聋人提高了听力。同时,也提醒讲话者尽量大声讲话。这种简单的机械助听装置一直使用了几百年,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渐被炭精电话式助听器取代。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制备出了代电子管助听器。
  
  1904年,丹麦人Hans Demant与美国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资批量生产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
  
  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随着真空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变小,实现了主机和电池的分离。1921年,英国生产了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由于电子管需要两个电源供电(一是加热电子管中的灯丝,使之发放电子;二是驱动电子通过电栅到达阳极),因此这种助听器体积大而笨重,虽然增益和清晰度较好,但几乎无法携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汞电池代替了锌电池,使电池的体积显著减小,电池与助听器终于可以合为一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如印刷电路和陶瓷电容等新技术材料,使得一体式助听器的体积显著缩小,这样,助听器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逐渐地,助听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压缩(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2
中国助听器的生产和销售是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助听器厂开始,到了80年代后期,国际上大型助听器生产厂商之一的丹麦达那福公司率先到中国厦门设厂、生产并销售助听器。当时称雄全国,到了90年代中期德国的西门子、瑞士的峰力集团、美国的斯达克公司、丹麦的奥迪康和唯听公司、加拿大的优力康、瑞士的伯纳锋等国外主要助听器厂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相继在中国设立了工厂和销售中心。目前瑞士的峰力集团、德国的西门子和美国斯达克公司在苏州建厂,负责生产包括出口的各式助听器和配件,丹麦的瑞声达仍然保留其在厦门的工厂,中国的助听器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州(丽声)、成都(微迪)和广东的小榄镇。后者是中国90%盒式机的生产基地。根据2007年医疗器械出口统计,中国排在前十位的医疗器械出口产品中有三名是助听器生产公司,德国的西门子排在第三、丹麦的瑞声达排在第6、瑞士的峰力集团排在第九。到了90年代后期,相继一些二线助听器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比如日本松下、索尼和理音(Rion)等日系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代理销售,不过未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
伴随这些国际知名企业的到来,中国助听器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部分企业开始转向生产助听器,如广东中山市、江苏盐城市、天津市、福建厦门市等地陆续建立了民营助听器工厂,主要生产低价位的盒式和中小功率耳背式助听器。如前所述,盒式机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在广东的小榄镇,这些产品主要通过商业机构销售,数量较大,估计一年有近百万台的生产量。不过其品种、质量尚不能与国外独资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提并论。从国内近期几次牵制性的助听器抽查结果来看,90%不合格的助听器主要来自国内的低端生产厂家。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助听器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市场频频可见,从发布速度来看,国内外产品发布品种等均处在同一时间,在市场上,从模拟机到数字机、从耳背机到深耳道机、各种特殊功能的助听器在市场比比皆是,开始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从助听器技术和先进程度上讲,中国市场的助听器基本和世界一致,并且新产品的发布也与发达国家同步。不过,中国市场助听器的验配、销售和使用因地域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行业机制不健全、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尚在制定等原因,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参差不齐。
第2个回答  2020-08-03
你好,助听器到上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50年代,香烟盒大小的晶体管助听器诞生。伴随着电子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助听器的元件线路结构、外形和功能都在不断进步,线路结构从分离元器件向集成电路发展,信号处理从模拟向数字式发展。目前,有微电脑处理芯片的可编程助听器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助听器的体积也从香烟盒大小的盒式机发展到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助听器。深耳道式助听器只有花生米大小,完全满足了耳聋患者的美观需求。功能上也愈加完善:降噪、反馈抑制、方向性麦克风、多通道、多程序等技术,使聋人最大限度地在不同生活环境中,获取声音信号。
第3个回答  2020-08-02
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种供聋人使用的、补偿听力损失的小型扩音设备,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时代:手掌集音时代、炭精时代、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数字助听器时代。
  
  人类至早、至实用的“助听器”可能是聋人自己的手掌。将手掌放在耳朵边形成半圆形喇叭状,可以很好地收集声音。虽然这种方法的增益效果仅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助听器,但是,这是至自然的助听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掌来集音的情况。许多哺乳动物都有硕大的耳朵,所以它们的听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启发,一些有心人先后发明了各种形状的、简单的机械装置,如象嗽叭或螺号一样的“耳喇叭”,木制的“听板”、“听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样的“听帽”、“听瓶”,象扇子和动物翅膀一样的“耳扇翼”,以及很长的象听诊器一样的“讲话管”,等等。由于人们认为听管越长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听管竟长达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多。听别人讲话时用手拿着听管伸到别人的嘴边,样子滑稽可笑,但却使聋人提高了听力。同时,也提醒讲话者尽量大声讲话。这种简单的机械助听装置一直使用了几百年,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渐被炭精电话式助听器取代。
  
  1878年,美国科学家Bell发明了台炭精式助听器。这种助听器是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电线等部件组装而成。
  
  1890年,奥地利科学家Ferdinant Alt制备出了代电子管助听器。
  
  1904年,丹麦人Hans Demant与美国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资批量生产助听器。到二十世纪40年代,已经有气导和骨导两种类型的助听器了。这个时期的助听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虽然能够满足一些聋人的需要,但是,还有许多缺点,如噪声太大,体积笨重如17寸电视机,不易携带,等。
  
  1920年,热离子真空管(热阴极电子管)问世不久,就出现了真空管助听器。随着真空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变小,实现了主机和电池的分离。1921年,英国生产了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由于电子管需要两个电源供电(一是加热电子管中的灯丝,使之发放电子;二是驱动电子通过电栅到达阳极),因此这种助听器体积大而笨重,虽然增益和清晰度较好,但几乎无法携带。随着时间的推移,汞电池代替了锌电池,使电池的体积显著减小,电池与助听器终于可以合为一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如印刷电路和陶瓷电容等新技术材料,使得一体式助听器的体积显著缩小,这样,助听器就可以随身携带了。逐渐地,助听器也采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压缩(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