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是怎么样的人

宋太祖是怎么样的人

  宋太祖赵匡胤。应该算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人,对待功臣他已算是历代皇帝中比较客气的了,他的“杯酒释兵权”。表面看不有点无情,但却解除了历代功臣因为功高盖主或拥兵自重而被皇帝找个罪名杀害的下场。足他是个有识之人。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
  曾经流浪的痛苦经历,使赵匡胤对老百姓的苦难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当天下初定的时候,他马上就实行了宽减徭役的政策,以便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961年,他明令免除各道州府征用平民充当急递铺递夫的劳役,改用军卒担任。赵匡胤刚当家仅仅两年,就下令在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其后多次就黄河的修治下达最高指示,例如在建隆三年(962),赵匡胤下诏说:“沿黄、汴河州县长吏,每岁首令地分兵种榆柳,以壮堤防。”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是黄河堤坝的例修期,年年都会加固维修,加固了堤坝还绿化了环境,两全其美。
  九七六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1
重兄弟感情的人(虽然后被其弟所弑)。

参考资料:《宋太祖评传》

第2个回答  2010-05-21
罪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中国人的尚武天性.敢于开拓的精神被宋朝阉割了。宋朝重文轻武..那是因为自已的皇位来路不正.从北宋到南宋甚至到清朝的皇帝们哪位不忌讳有能力的武将?岳飞..袁崇焕...甚至年羹尧...再者自宋朝后.汉民族就都没有开疆裂土的本事了...武将们都防着来自背后的暗箭..谁还有空去创千秋功业.我敢肯定宋太祖留下代代相传的密诏要自己的后代小心武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宋太祖上位的手段..到了现在别说国家系统了.一个小屁公司都还怕骨干人员另起炉灶..上司都怕下属比自己厉害.拼命打压..唉...一个事件.毁了一个民族..
第3个回答  2010-05-21
有胆有识、忘恩负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