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政审和公务员政审的区别

如题所述

没什么区别,但公务员要比事业单位严格正规。事业单位的政审和公务员的基本一样。政治审查主要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等。
开完会回来后,各单位自行联系被考察人员,问其学校/单位/社区所在地,根据地点安排考察行程和时间。
接下里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政审都审什么。主要是三大块。
一、考察谈话
政审第一环是考察谈话。要根据谈话内容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放入个人人事档案。
一般每次谈话5位左右谈话对象,每个谈话对象谈3-5分钟。针对不同人员,谈话的对象也不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应届毕业生的考察谈话。
第一要去学校和老师同学谈话听听他们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了解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遵守校规校纪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第二要去户籍地的社区听听邻居和社区人员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了解其家庭成员情况,对其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考察。
2.在职人员的考察谈话。
在职人员如果不是应届就不需要去学校了,就去工作单位和同事领导聊一聊就好。然后再去户籍地的社区听听邻居和社区人员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了解其家庭成员情况,对其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考察。
3.待业人员的考察谈话。
待业人员就去户籍地的社区,如果毕业时间较短,比如毕业一年没工作,就考上了公务员,这样毕业不久的,也要去学校了解一下情况。
这么说有很多人还是不清楚,就经常有考察对象问我,问谈话会谈什么。其实谈的内容挺简单的。比如说:你和xx同学什么关系,怎么认识的,请聊聊xx同学性格怎么样?在校期间学习情况怎么样?同学师生关系如何?有没有违纪受到过学校的处理?等等。
到社区也无非就是换个问法,与邻居之间关系如何?邻居如何评价?家庭成员有无违法犯罪历史?等等。很少会问比较尖锐的的问题。
这些谈话对象都是考察单位让被考察人提前找好的,都是关系处的比较不错的,基本不会反应什么尖锐的情况。
如果长期不在户籍地居住,那就在长期居住地社区进行考察谈话。
二、审查档案
考察谈话后就是去审查档案。
审查个人档案是政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你很多情况都记载在你档案里面。用人单位一般会提前和被考察人确认档案所在地。
大学生档案一般在学校,如果迁出,一般迁到户籍地人社局下的人才服务市场。在职人员的档案在工作单位或者人才服务市场。
审档案的原则是看内容是否真实,资料是否齐全,记载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是否合理以及事后有影响录用的情况。。
档案重点审查“三龄两历”,也就是年龄、工龄、党龄和学习经历、工作经历。
1.年龄。
年龄一方面影响提拔,现在倡导提拔年轻干部,年龄自然是影响提拔的重要因素。年龄另一方面影响退休时间的确定,退休时间又影响你能拿的工资水平,所以年龄问题是审查档案的重中之重。
档案中所有材料一旦出现不一致的出生年月,必定要求你出具户籍底册或者证明,然后认定年龄。
2.工龄。
工龄影响工龄工资,一年工涨个几十块钱吧。工龄认定依据主要是社保缴费证明,入职后会让你提交,没有社保的工作经历不认定工龄。
3.党龄。
党龄没啥好说的,就是看入党志愿书上的日期,这个不牵扯到具体的什么利益。
4.学习经历。
如果最高全日制学习为高中,那么高中的材料必须齐全。如果最高全日制学历为大学及以上,那么大学材料必须齐全,高中材料可有可无。
佐证学历经历的材料主要是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和双证复印件。
像一些什么社会实践表、奖学金证书之类的档案,有没有都无所谓,将来要剔除出档案的。
5.工作经历。
你报名时会让你填写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考察时审核档案就是核对你的每一份经历是否都真实,是否有相应佐证材料。
工作经历的佐证材料就是劳动合同和离职证明,多份工作就需要多份合同和离职证明。劳动合同要原件或者复印件盖单位红章,复印件不盖章不具有法律效力。
6.党团材料。
党团材料也是审查档案的一个重点。
团员材料一般是入团志愿书和团员证。
如果你是党员或者预备党员,那么党员材料必不可少!最重要的就是入党志愿书,这个基本上是没办法补的,我还没遇到过丢失的情况。像申请书和思想汇报什么的,就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很好补。
最后还会看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专业技术职称和奖惩等基本信息。
其实对于应届或者毕业没多久的同学来讲,你档案中有用的资料很少,还有很多是要剔除出你档案的,比如前面说的什么社会实践表,各种奖学金申请表、获得证明啥的,很多都是无关紧要的资料。
三、其他材料
考察还需要一些被考察人提供一些其他材料,比如:
1.无犯罪记录证明。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需要考生本人和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三代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其他普通岗位,都是只需要考生本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如果你曾经犯罪受到处罚且在公安系统留下记录,那基本就告别体制内了,因为开不出合格的无犯罪记录证明,而政审阶段,无犯罪记录证明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的犯罪历史大概率不会连累你。之所以说大概率,是因为如果亲属犯过于恶劣的罪,被举报后引起较大社会舆论的,也可能影响用人单位对你的录用。
2.无违反计划生育的证明。
这个没啥好说的,基本都是父母违反,考生很少有违反计划生育的。至于父母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下面再说。
3.现实表现鉴定。
用人单位会要求学校或社区出具一份被考察人的现实表现鉴定。这份鉴定怎么开,网上很多模板。基本就是用来证明没有犯过错的。
4.征信报告。
近年来,考公务员都需要提交本人的征信报告了,这个就去人行机器自助开一分就好,很简单。
5. 报名时岗位要求的资历证明原件。
比如岗位要求中共党员,那就要看你有没有入党的材料。岗位要求你英语六级、初级会计师,看你有没有相关的证书。现在基本要求本科学历起,双证原件是必须要看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三十一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