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亥时是:21点到23点。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时辰由来: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

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