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与七录斋节奏划分

如题所述

断句: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翻译: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 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

这篇文章介绍我国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幼时读书勤于手抄的故事。

张溥抄书并非为了留下来慢慢看,而是抄完读一遍就烧掉,再抄再读再烧掉,如此反复达六七次之多。关于抄写,古人多有论述,如“看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抄一遍”,再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和看、读相比,抄是最辛苦的,也是最有效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