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该如何从根源上杜绝?

如题所述

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
1、教育部门应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典型案例引导、防欺凌教育现场会等多种方式指导学校切实加强防治欺凌教育。
学校要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通过设置专门的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培养合作精神。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等。
2、教育、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协调合作,开展家庭亲子关系、夫妻婚姻关系的教育指导,帮助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
妇联组织应通过学校或者村(居)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家长讲座、父母课堂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指导。
学校教师可以受聘在家长学校授课,帮助监护人了解学生欺凌的防治知识,提高监护人的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
3、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以下防治学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一)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岗位职责;
(二)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巡查制度;
(三)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四)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事中处置及事后干预的具体工作流程;
(五)校规校纪中对实施欺凌学生的惩戒规定;
(六)设置学校接收投诉和举报学生欺凌的电话、信箱、电子邮箱;
(七)其他防治学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
校长是学校防治学生欺凌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和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其他教职工履行相关岗位职责。
4、学生欺凌苗头是指介于打闹嬉戏与欺凌行为之间的一方言语或动作造成另一方精神痛苦等行为。
学校除了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心理、物品、学生关系和行为等变化以及巡查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发现学生欺凌苗头,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途径发现校园学生欺凌苗头的信息及时预防欺凌事件:
(一)学生调查表、家长或第三方反映;
(二)学生曾经就读的学校:
(三)班主任与学生沟通;
(四)每周学生操行评价表;
(五)心理咨询老师的反映;
(六)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
(七)学校周边商铺、监护人及亲属、村(居)民委员会的反映;
(八)手机短信、网络上的图片、视频及有关信息;
(九)其他可以发现学生欺凌苗头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7

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
1、教育部门应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典型案例引导、防欺凌教育现场会等多种方式指导学校切实加强防治欺凌教育。
学校要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通过设置专门的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培养合作精神。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等。
2、教育、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协调合作,开展家庭亲子关系、夫妻婚姻关系的教育指导,帮助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
妇联组织应通过学校或者村(居)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家长讲座、父母课堂等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指导。
学校教师可以受聘在家长学校授课,帮助监护人了解学生欺凌的防治知识,提高监护人的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
3、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以下防治学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一)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岗位职责;
(二)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巡查制度;
(三)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四)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事中处置及事后干预的具体工作流程;
(五)校规校纪中对实施欺凌学生的惩戒规定;
(六)设置学校接收投诉和举报学生欺凌的电话、信箱、电子邮箱;
(七)其他防治学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
校长是学校防治学生欺凌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和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其他教职工履行相关岗位职责。
4、学生欺凌苗头是指介于打闹嬉戏与欺凌行为之间的一方言语或动作造成另一方精神痛苦等行为。
学校除了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心理、物品、学生关系和行为等变化以及巡查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发现学生欺凌苗头,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途径发现校园学生欺凌苗头的信息及时预防欺凌事件:
(一)学生调查表、家长或第三方反映;
(二)学生曾经就读的学校:
(三)班主任与学生沟通;
(四)每周学生操行评价表;
(五)心理咨询老师的反映;
(六)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
(七)学校周边商铺、监护人及亲属、村(居)民委员会的反映;
(八)手机短信、网络上的图片、视频及有关信息;
(九)其他可以发现学生欺凌苗头的方式。

第2个回答  2022-01-15

一、家庭方面现代父母常因工作忙碌无太多的时间陪孩子,故多以宠爱及无穷的物资享受,来弥补对孩子亏欠,其实孩子成长过程的空虚是无法弥补的,孩子的教育不是物资可达成的,只有多一点点心思,多抽时间,才可陪孩子快乐的成长,否则若子女的行为产生偏差,再赚更多的钱也终究徒劳无功二、校园方面重视该问题的存在,举办防范措施学习,充实老师对于该事件的处理及防范技能,并学习处理冲突、破坏与意外事件技巧。结合校外的社会资源,共同进行不当行为青少年的辅导工作。必要时予以转介服务。校园之作为不以考试成绩为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以免造成低成就学生的挫败,造就少数的明星学生可能会因此牺牲更多的学生。三训导措施方面开发师生沟通的管道,使受害学生愿意主动报告校方,且学生主动沟通能够消除心中的疑虑,有效协助处理受害事件。四辅导措施方面对待不当行为的学生,主动列入辅导对象,持续追踪,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以揭止坏行为的发生。五老师角色功能方面:掌握班级气氛、同学间的互动联系,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多给予学生赞美及获得成功与肯定的机会,避免彼此间的摩擦或疏离感的产生。青少年校园不当行为是青少年心理扭曲的结果,如果任由其发展,这些青少年今后走向社会很可能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须及时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教育挽救。解决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不只是校园的事情,需要社会及家长共同努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3个回答  2022-01-15

一是要强化舆论宣传,披露暴力行为

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当然要注意保护隐私和防止渲染暴力暴力行为),特别要引起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共识、共鸣,应在校园中响亮喊出“不准欺负我的同学”的口号,张贴醒目的宣传画。

二是加强家庭、学校、社区及公安等的协作

家庭中要有底线教育,教育孩子不能缺德、不能犯法,要遵纪守法,违反法纪要承担责任;学校法制副校长职责要落实,切实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且对学生多用实例教育,同时要发挥校规校纪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惩戒作用。

三是持之以恒地净化影视、游戏及网络空间

对影视、游戏及网络中的暴力、暴力、色情等内容要严格审查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特别增强正能量的宣传报道,为青少年树立好榜样、好导向。

四是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现在很多的法制法规也许力度也不够,有的只是赔钱了事,不足以对此现象产生震慑。司法机关应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22-01-24

一、首先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学生社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要建立流畅的学生冲突的申诉通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平时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应有尽量多的平等交流机会,互相沟通增进感情,同时了可解决同学在班级内外所遇到的冲突和敌意。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如果有什么委屈或遭遇暴力冲突,就会首先想到老师、家长,从而获得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二、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探病、家长会等(尽量不要请家长到学校,那样会造成家长和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沟通)。通过沟通,灌输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同时,与学生平等交往,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中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体验到老师的真诚与关爱。师生间产生一种介乎朋友、亲人的感情,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及时与我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早解决。

三、加强法制教育。可充分利用法律课、班会、法制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打架斗殴极易触犯法律,是青少年犯罪的常发案件,后果严重;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避免“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应通过开展郊游、艺术节、技能节、主题班会、演讲、朗诵比赛等各种文明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从而满足精神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