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效能感具备什么样的作用

如题所述

浅论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教师的自身情况的内部因素,学生状况和教育环境等外部因素。自身情况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根本因素;学生状况和教育环境等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它们是作用于教师的内部因素从而综合地影响教师效能感。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教育工作,实现教学教育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它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一般看法与判断,即认为即使在显著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限制下,教育仍有能力改变学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是教师对本身教学能力的自信程度。总之,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有十分重大意义。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不外乎有教师自身情况的内部因素和学生状况、教育环境等外部因素。
1、教师自身状况对其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教师自身情况是内因,是影响其教学效能感根本因素。教师的教学动机、以前的教学教育成功或失败体验、知识技能、教学教育策略、情感焦虑和压力、身体状况、性别、教龄和学科等各种因素都综合地影响着教师教学效能感。首先,教师只有在专业学校学好了专业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选择教师职业,走上教师岗位才会有能够胜任教师职业之能力信念;如果教师无广博精深的知识或所学非所用,他们即便勉强当上了教师,对能否教好学生也心存疑虑,不会对有多大的信心,当然教学效能感也高不了。其次,教师的教学教育动机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动机因素是教师做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最基础的因素,’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主动的评价、反馈和调控……”①,何来教学教育信念呢,根本谈上有高的教学效能感。第三,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教育活动成败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很大的影响。“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而多次失败则会使之降低”②。成败的直接经验影响教师对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坚持性,也影响到其对教育教学策略的选择,还影响教师的生理状态和情绪。如多次失败的经验使教师感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降低了教师的效能判断,无法选择正确教育教学策略,教师会感到其精力和身体状况难以任胜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其进取心慢慢地被浸蚀了。随着教龄的增加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最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反过来再次循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第四,教师的性别、所任学科、身体状况等对教学效能感也有重要影响。由于不同学科的目标和要求不同,也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体育教师和文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很大的区别,据江宇研究:“体育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上得分高一般文理科教师,而文理教师在一般教育效能感上得分高于体育教师”③。教师的性别对其效能感影响,如在语言教学方面,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普遍高于男教师,在数理化方面教学方面反之。教师的身体状况对其教学效能同样有较大的影响,如教师的健康状况、高矮胖瘦生理状况等,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任务,将产生不同的教学效能感。第五,学历和教龄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一般地说不同学历的教师在不同教龄时期教学效能感变化模式不同。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得出:“中学教师(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只有教龄因素对其教学效能感有明显的影响,而小学教师(高中或中师学历的)则存在教龄和学历的交互作用。随教龄增长,中学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表现出上升趋势;小学教师两种教学效能感都表现出高低高的趋势”④。总之,教师自身状况时时刻刻都影响其教学效能感,是影响其教学效能感的根本因素。
2、学生状况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学生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状况对教师教学的效能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发展状况是评价教师教学教育活动最直接最关键的镜子,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成败来判断自己的是否有能力来胜任这项工作,从而产生相适的教学效能感。首先,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往往是基础较差,在不利的成长环境和不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往往被列入“慢生”或“差生”行列,经常是被别人看不起,家长对其也不抱任何希望,对此教师无论采用多少策略,想了多少办法,学生就是不买账,无多大的进步,久而久之,教师感到心身疲惫,只有感叹差生难教,对自己的教学教育能力也开始怀疑,因此涿渐消蚀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其次,学生的家庭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也非常巨大,不利家庭的孩子无论是在认识和动机上,还是在习惯准备上都要明显不足,学业的困难和焦虑加剧了学生的敌对反应和行为,教师同家长交流多是围绕纪律和学业困难开展,也导致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不信任、疏远和冲突,增加了教学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加重了教师原本沉重的工作负担,教师感觉教学处处是阻碍,感到一种无助感,慢慢地消蚀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特别是地位低下的学校、“平行班”或“慢班”的情况更为突出。反之,“优等生”不论在学业成绩或发展上都非常优秀,教师采用的策略很容易取得成效,学生学业进步快,家长满意,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家校关系融洽,教育很容易形成合力,教师当然感到欣慰,自己对其教育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评价,其教学效能感得到强化和提高,因此优质或名牌学校、“实验班”或“尖子班”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普遍高得多。教师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这样互相的因果中循环提高或被侵蚀,因此学生状况是影响教师效能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3、教育环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很大。首先,社会环境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不良的社会环境更多的是消蚀教师教学效能感;班杜拉在《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中多次说到:暴力、打架等许多负面的社会现象不断波及学校,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给教师也增加了工作难度;社会对学校的过高要求和苛刻指责,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教育资源的不足、教师较为低下的职业地位、不适当的收入等都易于侵蚀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感。其次,学校环境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辛涛从六个方面来概括了学校教育环境即:制度的完整性、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学校支持系统、学校风气、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学校支持系统和制度的完整性等三大类因素与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影响较大,而学校风气、教师关系、师生关系和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等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较大”⑤。学校如果有一支优良的管理团队,才能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公平的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尽量好的软硬条件,才能形成和谐的、积极进取的教育氛围和激励教师发展机制,才能使教师的努力和成绩得到应有的承认,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反而将成为教师发展的枷锁,将极大地挫伤教师的进取心,削弱教师的职业动机,消蚀教师的斗志和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教师教学效能感。因此学校地位越高和办学条件越好,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的软硬件条件也就越多,教师很容易取得成绩、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教师的信念得到加强。良好的机制,还能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它们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但却能折射出学校管理质量,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态度,影响教师群体的投入和实践,形成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氛围,从情感体验上来提高或抵消教师的职业动机。因此,教育环境长期地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综上所述,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很多,教师自身的因素是教师教学效能感形成的根本因素,学生状况和教育环境是通过教师自身因素而共同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学校如果能加以引导,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