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牛街的来历

如题所述

牛街是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白广路大街,因为在这条街上回族聚居而闻名,亦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闻名于世。

牛街这个名称的历史远远没有这条街悠久,明嘉靖年间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尚无牛街的记载,只有一条名叫“礼拜寺”的街道,相信就是今天的牛街。清末,因牛街在庚子之变中较为安定,慈禧太后曾经颁诏将其改名为“太平街”但始终未获民间认同。

牛街之出名是因为座落于这条街上的牛街礼拜寺,礼拜寺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其历史要远远久于牛街这条街道的历史,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在牛街还有一座佛教寺院和一座道观,佛教寺院名为峨眉禅林,建于清康熙初年,道观建于元初,本名长春观,是元十四道观之一,相传为长春真人丘处机弟子所建,至清初,长春观已经毁弃,仅余陵墓数座,民间俗称道士坟。

早年间回族在京城以“三把刀”著称,所谓三把刀指瓦刀、切肉刀和切糕刀,即指回族群众主要从事泥瓦匠、屠宰和小吃制作销售这三种行业。牛街是回族聚居区,因而牛街的小吃也是闻名京城的。

1949年后,牛街成为人民政府民族政策的象征,很多国家领导人专程视察、参观和考察过这里。1997年,牛街危改一期工程上马,2000年牛街危改二期上马,牛街及其附近地区的“危房”大多拆除,胡同肌理被完全破坏。2003年新牛街大街通车,新牛街大街长670米、宽40米,两上两下四车道,在宽阔的大街面前,作为文物保存的牛街礼拜寺如同盆景一般渺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17
牛街
北京一个地名。属于宣武区。因数百年来居住回民,而得名.

Q:牛街是从什么时候成了回族和维吾尔族的集散地的
A:牛街在明朝时已经成为回族聚居区
至今为止尚没有维吾尔族人大量居住
Q:牛街的历史
A:牛街的历史其实很简单,回族因为宗教关系聚居在一起而已
Q:牛街男人为什么爱抛石锁玩
A:牛街男人不是爱抛石锁玩,那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练习摔跤必经的一个阶段
以前北京流传一句话:再好的跤把式也摔不出牛街去,意思就是说回族人中藏龙卧虎,各个行业都有独当一面的人物,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摔跤在牛街的普及
不过现在的牛街已经没什么人在摔跤了,也就没几个玩石锁的了
注:本文中的摔跤,就是中国式摔跤,跟蒙古摔跤规则基本相同,而套路相对复杂不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