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应该吃什么?

如题所述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都说北方人立冬吃饺子,那南方人立冬又吃什么?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立冬在北方则有吃水饺的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过节通常要吃饺子。有一个说法是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习俗。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南方立冬吃什么食物
羊肉炉
立冬进补的目的,就是要养护人体的阳气,使身体保持温暖,补充身体的阴血。羊肉炉符合了这样的进补原则,所以是立冬进补的好选择。
羊肉炉中,熟地、当归、红枣有补血功效,枹杞子有滋阴作用,党参、黄芪有补气的效果,桂枝能温通经脉,陈皮健脾理气。羊肉温性,有助元阳、补精血的功效。综合起来,羊肉炉可以滋补身体的气血,使全身的血脉畅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8

11月7日,立冬啦!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时节已经彻底进入冬季,天气转冷,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今天荷叶健康就来和大家聊聊,冬天来了以后,如何做才能更健康!


01

心脑血管病患者注意


冬季天气寒冷,时不时会有寒潮来袭,温度突然降低,心脑血管病患者对温度的改变尤其敏感,这是因为温度下降会导致人体血压、血糖的波动,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如果您的家中有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身体,做好保暖。


尤其要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如果家里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要注意检查血压和心肺功能,如果出现了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别忽略情绪的控制和管理,不要过度悲伤、过度兴奋,以免影响健康。


02

立冬后宜进补


中医认为,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为来年春季生机勃发做准备。人也要遵循这个“蛰伏闭藏”的变化规律,饮食上以温补肾阳为基本原则。


冬季进补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使气血充盈,改善身体畏寒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将能量和存储到体内,为来年的身体打基础。这和动植物冬季休眠、冬眠是一个道理。


冬季的养生核心是敛阴护阳,冬季饮食可以少吃生冷,多吃滋补食物:

如生姜当归羊肉红枣汤、莲子桂圆银耳汤等

同时多吃点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


03

立冬后适量锻炼


立冬以后,气血伏藏、潜藏,应以休养为主,不要过度劳作,也不要过度劳心劳神,以免阳气浮躁、耗损肾经。冬季不宜早出晚归,更不要长途奔波。


立冬后我们人体的肌肉、韧带伸展性降低,新陈代谢减速,我们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冬季适宜散步、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等节奏较慢的运动,可以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增强体质。


但是要注意方法,冬季日出前天气寒冷,此时锻炼容易感冒,也容易引起关节疼痛、胃痛,也容易出现冻伤。一般建议太阳出来后半个小时再开始晨练比较好,冬季晨练“赶迟不赶早”,可以将晨练与晒太阳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小星. 立冬后宜延长睡眠[N]. 北京日报,2020-11-11(015).

[2]杨威. 立冬秋尽冬来,藏养开启[N]. 健康报,2020-11-03(008).

[3]霍雨佳. 立冬时节话保健[N]. 科学时报,2009-11-06(B04).

第2个回答  2021-11-04

    吃饺子

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一来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过饺子”;二来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有些地方要吃倭瓜饺子,夏天买的倭瓜经存放后做饺子馅,味道既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醋加烂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在吉林,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喝黄酒

    客家人有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的习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同时也是适合喝黄酒的季节。立冬之后,气温骤降,喝黄酒可以舒筋活络,益气补血,驱寒暖身。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第3个回答  2017-11-08
 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在立冬的时候吃的是不同的。

一、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二、萝卜老鸭煲
  萝卜老鸭煲是非常正统的冬季滋补汤,一般说来,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和萝卜的搭配能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此外,这款汤味道醇厚,香浓,适合一家人食用,就连挑食的孩子也会爱上它。这款汤也可以做成酸萝卜老鸭煲,会更加开胃。


  三、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建议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四、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20
1、姜母鸭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2、吃饺子
北方人爱在这一天吃饺子。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3、吃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