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历史上最嗜酒如命的诗人

如题所述

不同意楼上说法,纯属臆断而已,不根据史实我不知道诸位怎么说的出口是李白的。
李白现存的诗有上千首,其中提到酒的,约有200多首。
而且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
但是!
李白真如他表现的那么能喝吗?
回到杜甫那句诗——“李白斗酒诗百篇”
这里的“斗酒”是一斗酒的意思。那问题来了...一斗酒有多少呢?
我们常说的斗,其实是种称量粮食的单位。一斗大约16斤重。而酒的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换算过来也有10升。别说是酒,就算是水喝这么多也能直接送医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时候量酒的斗,跟现代称粮食的斗,绝逼不是同个概念!
那,古时的斗到底有多大呢?
古代的三尺,相当于现在的70厘米。大斗如此,小斗肯定更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现在常用的玻璃杯大小...
那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酒
其实古代酒的度数很低...唐宋时期还没有蒸馏技术,酒多是发酵后直接过滤的发酵酒。度数在3%~10%之间,跟啤酒差不多...所以才造成误以为古代人很能喝的假象。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
1.一斗其实就是一杯玻璃杯大小。
2.古代的酒度数很低,跟啤酒差不多。
而且,如果有兴趣翻翻李白的诗歌,你会发现上面只有李白喝酒的记录,却没有...记录他喝了多少酒!
是时候揭露真相了,让我们重新回到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吧~
这是因为...李白酒量的秘密就在里面啊!!!杜甫和李白相处过一段时间,所以应该清楚李白的真实酒量。
而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别人时,是这样说的:
汝阳三斗始朝天,焦遂五斗方卓然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可一轮到李白,却是...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我给大家简单解释下:其他人不是喝了三斗就敢去面见天子,就是喝了五斗后的还能“方卓然”。至于那个“饮如长鲸吸百川”的,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能懂~
但唯独李白喝了一斗就...“长安市上酒家眠”...也就是说,李白他...一斗就醉...
相信你已经得出跟我一样的结论了——李白的酒量其实...很渣啊!!!
说白了,李白就是个一小杯啤酒就能放倒的酒渣!
明明沾点酒精就会醉!
但他却装出一副很能喝的样子,整天写诗炫酒!
让后人误以为他是“酒中仙”!
而且一骗就骗了我们一千两百多年!
众所周知,李白写诗喜夸张,
看来这位诗仙也把酒量吹上了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2
被封为诗仙的李白也属于酒仙之列,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酒,便没有辉煌了中国文学史的诗仙李太白,“李白斗酒诗百篇”便是佐证。
李白在哪里,李白在丛山峻岭之间。那位头带峨冠,腰佩长剑的游侠就是李白。李白不同于其他游侠道士的地方,是他的腰间没有那只酒葫芦。他是富家子弟,有很多金银供他花销,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用那只酒葫芦干嘛?李白在青年时代是不太喜欢独饮的,每到一处,他都散金结友,饮酒做诗,喝了无数美酒,写下了无数优美壮丽的诗篇。
李白确实是有才气的,就在游山玩水间,就在饮酒做诗时,大名已经传到了京都,使得皇帝老子也感到他是天下奇才,下了三道诏书,征他入京。
这位诗人虽然向来傲视权贵,但他也是人,也想有一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还是高高兴兴地走向了京都。临行前,仍不忘置一席酒,以示庆贺,并且高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歌而去。一种苦尽甜来,一展鹏程的心态溢于言表。
可是李白想错了。皇帝老子并没有给他什么实权,只不过是让他在歌舞厅中填几首如“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歌词来以供消遣。虽然只是一种消遣的艺术,但也表现出李白超众的才华,常常带醉上殿,一诗惊倒四座,连贵妃也不得不侧目相看。
皇帝是不能终日消遣的,这便给李白留下了饮酒交友、举杯吟诗的机会。这个狂傲的才子经常出现在长安街头,出现在文人墨客的酒桌旁,与“四明狂客”贺知章等人结成了“酒中八仙”,得意的生活令他自己也常常回忆:“昔日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便是当时的写照。
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罢了。正在走下坡路的唐朝统治和宫廷中尔虞我诈、腐朽荒淫的生活,使这位伟大的诗人实在难以忍受,终于在一次酒后做出了让皇帝无法容忍的事情。他虽然把脚伸出去,让那位权宦高力士脱下了靴子,侮辱了那位不可一世的人物。但高力士也不是吃醋的,那朝靴自从高力士的手中脱下来,也就很难再穿上去了。没有办法,李白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向皇帝打了辞职报告,离京而去。
李白喜诗、喜酒、爱月,一组《月下独酌》,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种意境。
谁是相知相爱的亲人,唯有举杯邀月,醉卧花间。政治上的抱负终成泡影,日过中天,谁也无可奈何。
如果说《月下独酌》还带有表层次无聊醉酒的意味的话,那么,《将进酒》则表现内心的一种与世沧茫同愁苦的巨大悲哀,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已经不仅仅是悲叹人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和“朝如青丝暮如雪”了。
即使是在“万古愁”难消的时候,诗人也仍然表现出宏大的气势,同时蕴涵着一种极为矛盾、复杂的心理,一面是“我辈岂是蓬蒿人”一样壮志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另一方面又是“但愿长醉不愿醒”,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又表现出对功名富贵的极度蔑视。
李白的故事应该有一个浪漫的结尾:一叶小舟飘荡在采石江中,一代诗圣且歌且饮,傲笑天下,终于,那个最辉煌的时刻到来了,诗仙投入到了江中,向那深藏在江中的明月游去,渐渐地同明月溶为一体,在灵魂的天国里,他终于得到了他歌咏了一生的明月,成为千古绝唱。
第2个回答  2019-01-31

当然是酒仙李太白了。在他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多首,可谓是酒气熏天。其中“会须一饮三百杯”“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经典名句。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无数,他在给妻子的诗中曾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所以第一爱酒的诗人看来是非李白莫属了。

第3个回答  2019-01-27

陶渊明嗜酒如命,他的饮酒格言

是我醉欲眠卿且去。陶渊明好客,每每与客把酒狂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辞官后过上了田园生活,经常和一帮好友结伴到庐山饮酒。陶渊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陶渊明也可以说是嗜酒如命了。

第4个回答  2019-01-29
李白
李白素有“酒仙”的雅号,“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写的众多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可谓是酒香四溢。
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无数,他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曾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他在《襄阳行》中更是狂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杜甫
杜甫自幼好酒,有“少年酒豪”的戏称。他年少时为了饮酒可以“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当衫换酒也在所不惜,“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到老时穷困潦倒,不得不叹道“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当然杜甫借酒抒情的诗句也有很多:“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道的是颠沛流离皓首穷经的悲凉,“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写的是羁旅无涯的愁苦......把酒伤怀,怎一个“醉”字了得!
苏轼
苏轼性格旷达豪放,超尘脱俗,酒入其口,总会化出豪气冲天的诗句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便是一例。
东坡在前词中原本是感伤白发早生,功名无凭,充满了沉痛与悲凉,但是走笔至此,心思一转,“管他梦不梦呢,且喝酒去也!”心情豁然开朗,意兴豪迈风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亘古不变,人生却变化无常,诗人这把酒一问,似是问得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