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地名仪 邑是今天哪里?

清朝时期地名仪 邑是今天哪里?

关于开封古陈留之地“仪邑”、“仪城”和“仪封”,史料多有记载。但是,由于彼此在文化传承和地理位置方面的区别以及人们认识上的不一致,故也多有争论。

下面就以明代《仪封县志》的有关记载为依据,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仪封”一词,源于春秋时期“仪封人请见夫子”的历史传承。但是,“仪封人”是指“仪邑封人”,而不是“仪城人”,更不是“仪封邑人”。所以,“仪邑”不是“仪城”,也不是“仪封”,但两者具有先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仪封”一词出现于公元1232年,即金代天兴元年所置的“仪封县”,归属曹州(古兖州之地),元代属雎州(古扬州之地)。公元1380年,即明代洪武十三年改隶属开封。公元1736年,即清代乾隆帝登基后,并入兰封,兰封后又与考城县合并,为兰考县。

据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仪封县志·卷之上·建置沿革》记载:“唐虞仪邑,为冀州也,夏商因之。周属卫国,为翟人所灭。齐桓公更封卫于河南楚丘,而邑亦隶焉,由此入豫州地。仪封人请见夫子,即此也。后不知何代(当为金代)……河水为患,徙于东明县西二十里。至金兴定二年(原注:据《金史·地理志》:宣宗元光二年,改考城黄陵岗为通安堡。)为通安堡,在沙沟南五百四十步有城。至大九年(原注:查我国历代纪元表:元武宗至大,只有4年,无9年。据考城县民国十三年本,谓金正大九年,割考城通安堡置仪封县。《秋涧集》云:金正大间,割考、襄、东明三邑地,立治于黄陵之通安堡为仪封县。故应从正大九年。)罢堡为县。元以县隶睢州。至正二十八年,实国朝(明)洪武元年,达鲁花赤(原注:蒙古语制裁者、盖印者的意思,引申为监临官,总辖官。县的达鲁花赤,就是县的长官。木灭刺沙是其名。)木灭刺沙,县尹张士让、主簿刘毅、县尉贾也先丕花、典史王居中,闻总兵徐达(原注:洪武年间总兵,得用于明太祖,后封为中山王。)领兵至,归附。遂以县改隶开封府。洪武二十二年,河水为患,迁于通安乡之白楼村,即今治也。”

此文的大意是说:古“仪邑”早在上古时期的陶唐氏尧帝、有虞氏舜帝时期,就已存在于“冀州”之地。“冀州”也称“中冀”,意为“天地之中”,与开封黄帝帝都轩辕丘的“中土”、“中央之国”同义。

据明末著名地理学家顾炎武注《正义》记载:“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以郑近王畿,故举冀州以为说。”又在《日知录·集释卷二》中记载:“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说明古“冀州”就是唐尧、虞舜、夏后、殷商时期共同建都的开封“中央之国”,即“中国”之地。因为开封之地的“中国”“王畿”距离春秋时期郑国、启封(古开封)之地较近,因此,古人也称郑国、启封为“冀州”之地。

到了夏商时期,古“仪邑”一直被延续下来。到了西周时期,古“仪邑”属于卫国。春秋时期,卫国被狄(翟)人所灭后,迁徙到了楚丘(今滑县八里营殿上村一带)。这时的“仪邑”仍然属于卫国,是春秋时期的豫州之地。据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南府》记载:“《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此处的“豫州”与明末地理学家顾炎武关于唐、虞、夏、殷皆都于“冀州”、“天下之中州”具有交叉和重合,都具有夏代九州“天下之中”的含义。春秋时期,这里是居住在开封的“仪(邑)封人请见(孔)夫子”的地方。

汉代时期,“仪邑”在历经战国、秦代消失之后,改称“浚仪”,并迁徙到开封杜良东北部的“老丘”,即汉代陈留郡治浚仪之地。大约在唐代时期,浚仪又向西回迁至开封西北部的古“仪邑”之地。

宋、元时期,开封老丘北部的古陈留郡黄陵岗被改称“仪城”、“仪封”。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水经注疏·卷二十二》记载:“(晋代史学家司马彪)《续汉志》浚仪,刘《注》引晋(代史学家王隐)《地道记》,仪封人,此县也。《西征记》所本。考《(大元)一统志》仪城在兰阳县北。《(太平)寰宇记》仪城在东明县西北二十里。”说明请见孔子的“仪(邑)封人”为汉代开封浚仪县人。

由清末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记载可知,到了公元963年,即宋代乾德元年,复置东明县。公元1010年,即宋代大中祥符三年,浚仪县改称“祥符”。浚仪县在宋代消失了,却在东明县西北二十里出现一个“仪城”。

公元1232年,即金代天兴元年,因“仪城”传说为仪(邑)封人请见孔子处,所以,在封丘东部的黄陵岗(即考城通安堡)置“仪封县”,具有纪念孔子受访于仪(邑)封人的含义。“仪城”由此被改称为“仪封”。

“仪封”地名开始首次出现,并由宋代“仪城”之名和“仪封人请见夫子”的历史传承而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