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减少的原因

如题所述

法律主观:

公积金词源于财务词汇法律化应用,同样对于公积金的分类,法律法规都没有直接规定,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不陌生的。
一、资本公积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转增资本。
2、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借记“资本公积”科目目、(股本溢价),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对外投资时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以后再次评估如发生减值,首先冲减“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不足冲减部分转入“营业外支出”。
4、企业股份制改造以及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所发生的资产减值,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5、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6、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减资的,按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应依次冲减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借记“股本”科目、“资本公积”科目、“盈余公积”科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7、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按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二、资本公积与注册资本区别是什么
注册资本是工商登记营业执照上明确记录的,除非增资减资变更登记,否则这个数字就不变的。
资本公积是不断变化的,其主要变动方式为:
1、新加入的投资者投资的溢价部分,比如本来注册资本1000万,经营一段时间又来个投资者,投了500万,能占有三分之一的股权吗,应该不会,可能只获得20%的股权,多投的250万就算作资本公积了,后来的投资者只占有20%也不冤,因为他投资的时候公司已经正常运转了,价值已经不是当初成立时的1000万,肯定更值钱了。
2、不允许计入利润表的损益。比如持有待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了防止和经营活动无关的活动影响当年利润。
三、资本公积有哪些用途
1、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资产。资本公积从形成来源上看,它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从本质上讲应属于投入资本范畴,因此,它与留存收益有根本区别,因为后者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
2、用途主要包括两类:
(1)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2)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

法律客观: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 公司分立,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第一百七十六条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