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吴式太极拳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吴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其家族的称呼为“吴家太极拳”或“吴式太极拳”,主要从杨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杨氏太极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氏太极拳是在杨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下面我整理的太极拳教学:吴式太极拳简介,欢迎阅读。

  吴氏太极拳特点是吴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亦以柔化见长。

  吴氏太极拳内容

  吴氏太极拳之拳套(或称套路):传统为108式,分慢架(或称关节拳、方架)及快架(或称圆拳、贯串拳、老架),近年吴氏五代孙吴光宇为符合国际比赛而制定54式套路。

  吴氏太极拳之刀:传统太极刀为比较幼身之单刀(见陈小旺所著之“中国陈氏太极拳”),然吴氏之太极刀自吴鉴泉一代采用较阔身之鬼头刀(或称大刀)。据四代孙吴大新言,鬼头刀之优点为一、刀背之突出点令作背刀动作时更能掌握身体对刀的感觉;二、较有利加入左刀推刀之动作及三、较重之鬼头刀更能发挥以刀法锻炼发劲之目的。吴氏太极刀共108式,另有双刀。

  吴氏太极拳之剑:上海以马岳梁主持之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剑式为两路,分别称乾坤、七星;香港以三世孙吴公仪主持之香港鉴泉太极拳社则合二路为一路,共108式,招式基本相同,两者皆另有双剑。

  吴氏太极拳之枪/杆:共两路:二十四式枪长六尺,为地上所用;十三式枪为十三尺,为马上所用,亦可以枪锻炼发劲与身体之协调。

  吴氏太极拳之内功/气功:吴氏太极拳有关之气功种类繁多,包括各种气功、拳式定椿及站禅等。

  吴氏太极拳之推手:有四正、四隅、进退步、斜角步、连环步、俯仰、滚肘、中原、懒牛筋、九宫步、大履步及采浪花等。

   吴式太极拳创办人

  吴鉴泉(1870年--1942年),满族人,本姓乌佳哈拉氏,中华民国成立后随汉人习俗,取汉姓“吴”(以“吴”与“乌”谐音),河北省大兴县人,自幼从其父全佑学太极拳。全佑(1834年--1902年)又在北京从杨露禅学拳。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里写道:“当露禅先生充旗营教师时,得其真传盖三人:万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