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到底怎么样“专业”才能“精进”?(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最近读了一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于是,特别喜欢用“精进”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变化。

最近也做了很多跟反思和内省的功课,目的是想达到“精进”

但是,有人说完美的想象不如不完美的行动。那“精进”行动靠“专业”,怎么专业呢?崔小佳借张会长语录“专业交往、专业阅读、专业写作”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心理学上有个法则叫“八人法则”:一个人每天交往频率最高的八个人决定了这个人的样子。

我常跟学生讲:

如果跟你交往频率最高的八个人中有六个人都是学霸,那你至少奔跑在成为学霸的路上;

如果跟你交往频率最高的八个人中有七个人都玩儿LOL,那你可能在一天最宝贵的时间都用在“德玛西亚”上;

我们其实也一样

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所以,你想变成什么样子的人,你就去寻找什么样的群体去交往。“鸡头凤尾”其实是个选择,在弱势群体里做个英雄似乎是安全的,但是对于人的精进来讲,越是厉害的人越能带动我们的能量。

看到厉害的人,并站在厉害的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视野势必更宽广;

遇到厉害的人,并得到更专业的理念和行动支持,成长势必更精准;

找到厉害的人,并暗自定下理想,他是灯塔,你何惧无路可循?

从小就听类似于“读书使人进步”的名人名言,读书的意义人人都懂。但是能静下心来读书却成了少有人走的路。

尤其是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人们打着碎片化学习的口号不停的刷着今日头条、微博或者公号,收藏一些鸡汤文或者干货文,就认为自己是在阅读了。殊不知,放在收藏夹里的文章或许再也不会去看,就算看过的也不会系统的去理解。

专业阅读是以书为主体,其他为辅助的。

一本飘着纸墨香的书,一杯清水,一盏台灯,一颗沉静的心……

阅读的真正意义不取决于你读了多少本书,有多少显摆的资本,而取决于你调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阅读为运用而来!

经常有人让我帮忙推荐书单,我有时候看到一本好书也迫不及待的想与人分享。事实证明专业阅读者不会人云亦云的去读哪本书,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方向去主动的选择。我常有读了一半就放弃的书,也有读了几页就放弃的书。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书是读给自己的,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读了那么多书,行了那么远路,自然是要反思的。反思如果只是头脑中的构建而已,无论多聪明的人都会遇到问题:一是时间久了会遗忘,二是随着反思越多人越混乱,体系全失。解决这些问题,全靠书写!

把头脑中一闪而过的话记载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也会说自己不擅长写作。据说大部分作家成为作家之前、之后都经历过“自己不会写”或者“思维干涸,无话可说”,所以,写作的诀窍无非是多写多写多写!写的多了,总能在千字文中找到一两句让人醍醐灌顶的话。

写作本身也不是思考的终点,而有可能是思考的起点。它俩自身就构成一种循环。我个人深有体会,比如我听罗永浩《时间的朋友》,他说“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这句话听到对我冲击力很大,我就决定以这句话为中心去写篇文章,但是文章怎么写我是没思路的。打开电脑,边行文边蹦出火花。

很多事情的完成,不是你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灵感。

写作亦是如此!

走起

专业交往、专业阅读、专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