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题所述

病理学因素1、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大小。浸润的深度越深,预后越差;肿瘤越大,预后越差。
2、组织学类型。非浸润性癌预后最好,早期浸润癌次之,浸润性导管癌最差。
3、组织学分级。I级肿瘤分化好,预后也好,III级分化差,预后也差。
4、淋巴腺受累情况。淋巴腺无转移预后好,转移数目越多,预后越差。
5、血管和淋巴管受累。肿瘤间质或邻近的血管或淋巴管浸润,预示预后不良。
6、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围或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者预后好,浸润数量越多,预后越好。
7、淋巴腺组织细胞反应。淋巴腺组织细胞增生明显者预后好,反之则预后差。
生物学因素1、受体状态。雌性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预后好,阴性者则预后差。
2、生长因子受体-2。生长因子家族有四个成员,分别是生长因子1,-2,-3和-4。其中生长因子-2受体与乳腺癌细胞的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生长因子-2受体过表达预后差,低表达则预后好。
3、肿瘤增殖率指标。Ki-67和PCNA等指标是反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指标,也就是反映细胞的增殖能力。其增高,表明细胞增殖能力强,预后差,反之则预后好。
4、细胞DNA含量、DNA倍体及S期细胞百分数。这些指标表示肿瘤细胞的增长速度和细胞的分化情况。二倍体DNA提示肿瘤细胞恶性度低,预后好,多倍体则恶性度高,预后差;S期细胞比例越高,细胞增殖能力越强,预后越差。
5、肿瘤局部侵犯指标。如组织蛋白酶D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这些指标越高,肿瘤细胞越容易转移,预后越差。
6、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和肿瘤新生血管数。大量研究显示,恶性肿瘤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表达越高,新生血管数量越多,其新生血管生成能力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也强,预后也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6
年龄对乳癌的预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年龄35~55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45岁左右是癌发高峰(可能是由于在这个年龄段卵巢功能下降,使雌激素的产生依赖于垂体前叶分泌激素量增加,使肾上腺皮质生产出较
多的雌激素之故)。
发病年龄越轻的女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生率亦趋高。首发癌多为患者年龄较轻、病期较早者,因为这类患者预后较好,比年龄大、病期晚的患者再次急病的机会要多。此外,20~45
岁的中青年患者的存活率也比年龄大的妇女低。
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多见于30~40岁生育期妇女,其病程进展多较迅速。妊娠期乳腺癌比同年龄一般乳腺癌者预后差,并且腋淋巴结转移率比一般乳腺癌患者要高,转移率为
50~80%,预后极差。
年老患者病程常可持续数年,一般来说,绝经后的妇女比有月经者,预后较好。
第2个回答  2021-04-11